雨湖区和平社区:老巷弄变“网红街”
新湘潭客户端
湘潭在线7月11日讯(全媒体记者 付鼎臣)在雨湖区广场街道和平社区,一条名为“红巷花语”的小街巷成了居民赏花“打卡地”。从广场街道办事处到和平邻里之家,这条400多米的小巷,利用空坪隙地精心打造了8个“口袋花园”。过去斑驳的围墙、陈旧的老居民楼立面,以及路边的变电箱,都通过创意彩绘披上了“新衣”。老人们漫步红巷,年轻人分享美景,“在雨湖感受幸福”,此刻被具象化。
这条“名不见经传”的小巷子,是如何变身成为“网红街”的呢?共创共建、共治共享,便是答案。
广场街道位于老城区,老旧小区多,基础条件较差。2020年以来,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小区品质有了极大提升。打好了“硬基础”,进一步增强“软实力”,让小区更具生机活力,更加美丽美好,是居民的普遍期盼。
“道路、管网等硬件设施的改造升级,主要靠政府兜底;‘软实力’打造,则需要各方共同参与。”街道负责人认为,养花既能愉悦身心,也能美化环境。既然养花有很好的群众基础,何不通过引导发动群众,共同打造鸟语花香的人居环境呢?于是,他们决定从和平社区开展试点,结合辖区“耀邻拾光”红色研学线路,打造一条与之交相辉映的特色街巷,并将共创计划命名为“红巷花语”。
很快,街道、社区邀请专业园艺师、景观设计师和社区爱花居民,共同参与计划实施。设计师根据社区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居民喜好等因素,进行了初步设计;园艺师则定期进行花草种植方面的专业指导;广大居民积极参与,组成了种植小组和花园养护小组,共同负责花草种植、花园养护和管理工作,巷内30多个主题花坛均由居民认领养护。在和平社区生活了30多年的钱晓玲就是其中一位。退休后,养花成了她的主要爱好。“以前我主要是在家门口种种,只能说是自娱自乐。现在和邻居们一起打理巷子里的小花园,自己亲手种的鲜花能让更多人看到,心情更舒畅了。”
和平社区负责人介绍,“红巷花语”由居民共创共建、共治共享,不仅大幅节省了资金,居民也从“看客”变成“主人”,对社区的一草一木爱护有加,“我爱湘潭我的家”的理念也更加深入人心。
“‘红巷花语’是居民共治共享社区微更新的成功实践,也是推进基层治理的有效探索。我们将在试点的基础上,推广‘一巷一主题’模式,让更多街巷在居民手中‘生长’出独特的魅力。”街道负责人说。
本文链接:https://www.xtol.cn/2025/07/11/99571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