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启动青年志愿服务校地合作项目
新湘潭客户端
湘潭市启动青年志愿服务校地合作项目
为乡村振兴注入青年力量
全媒体记者 付鼎臣 成瑶
青年是时代的火种,志愿是点燃希望的光。
近日,“我爱湘潭我的家·校地‘π队’行动”青年志愿服务校地合作项目,在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启动。
湘潭作为伟人故里、红色圣地,是全省第二科教中心,目前拥有5所本科、7所专科,在校大学生24万人,每百人有8.9名在校大学生、9.2名科技工作者,科教资源优势显著。
团市委充分发挥这一独特优势,积极搭建校地融合发展平台,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结对共建机制,引导更多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到基层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中,为基层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活力。与此同时,创造性提出“需求清单—资源清单—项目清单”三单对接模式,将“三下乡”“返家乡”“进社区”等活动有机串联,与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相结合,打造充满朝气的“实践育人共同体”。
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校地合作项目,是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深化校地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此次活动通过高校申报、基层申报、结对确定等程序,组织湖南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6所高校的11支博士服务团与9个特色产业乡镇结对,组建114支高校青年志愿服务队与村(社区)一一结对,重点围绕科学普及、环境保护、爱老敬老、法律服务、助残帮扶、便民服务等多个领域,开展志愿服务项目120个。
“高校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源、科研成果和师资力量,而地方则有着广阔的实践舞台、丰富的社会资源以及迫切的发展需求。校地深度合作,能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智力资源、科研资源,促使高校青年在地方发展的大舞台上大展身手。”湖南科技大学湘莲生态育种博士团负责人周定港说。他带领的团队与岳塘区春晖湘莲种植场结对共建,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力量。
“中国湘莲之乡”湘潭县花石镇同样迎来发展新机遇。虽然坐拥万亩荷花基地,是全国最大规模的莲子集散中心,但冷链物流和直播电商的短板制约产业发展。花石镇相关负责人将此次合作比作“及时雨”,“这些志愿服务精准滴灌在乡村产业振兴最需要的地方,基层热切期盼、热烈欢迎并将全力保障活动开展。”
高校的智力资源、科研成果与地方的实践舞台、发展需求在这场合作中完美融合。“π”意味着青春无极限、奋斗无止境,“校地‘π队’行动”既是一次高校与地方合作发展的探索实践,也是一次青春与梦想的派对盛宴。这种深度合作不仅发挥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更让青年人才在服务地方发展中实现自我价值。参与项目的青年志愿者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出征为契机,在志愿服务实践中绽放青春风采,让“我爱湘潭我的家”成为莲城大地最动人的时代强音。
本文链接:https://www.xtol.cn/2025/07/08/99570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