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微信
  • 视频号
  • 抖音

夜宿顶峰村

2025-07-07 15:47 来源:湘潭在线编辑:罗丹

新湘潭客户端

图片

顶峰村(资料图,记者 方阳 摄)

文/刘斌

月色如银,叩响了湘军古道上青石板的跫音。一块块锃亮的石板,是钢琴黑色的琴键,奏出交响的乐章,时而情感抑扬,时而思想顿挫。湘军古道蜿蜒而上,狭窄的道路,拥挤着历史与现实的对话。飞流直下的曹家坳瀑布,射出无数的白色箭矢,万马齐喑,也撕不破月亮的执着。花草的馨香在月亮的亮光里浮动,明目张胆地盈满了衣袖。顶峰村,我们又来了。

图片

曹家坳瀑布(资料图,来源:@湘潭文旅广体)

烧开山谷里清凉的泉水,煮一壶透亮的老茶。数着天上的星星,心灵安置在思绪的穹远。连绵的昌山,比肩南岳衡山,郁郁青青,高低起伏,是一幅四季的画卷。大大小小的山峰,层层叠叠,犹如一瓣瓣舒展的莲花。身处顶峰村,就好像端坐在莲台。

月亮渐渐往上爬,不知不觉地拉长了山峰的影子。一个个山峰兀自挺立,是一个个身穿黑色铠甲的巨人,俯身准备冲锋陷阵。回眸山脚下的铜梁水库,恰似夜晚里清澈的眼睛,凝视着满天的星河,荡漾起梦的柔波。此时的昌山,静默无言,深深浅浅地伸长自己的柔情,厮守这份爱的缘分。激昂有力的唢呐声响从远处传来,吹开油纸伞下多情的笑靥,力与美的文化品质,就是昌山与生俱来的内涵。

夜已过亥时,茶刚过五味,瀑布的声响更为轰鸣,记忆的清泉在石头上流淌。指尖划过岁月,好像是一条直线。昔日的顶峰村尘土飞扬,我们蓬头垢面走来,来不及细想,一脚就踏进了今日赏心悦目的新农村。我们穿越朝霞满天的灿烂,拾起昌山云海堆积的厚重,一个滚落,觉得自己依旧是少年。夕阳西下,我们捧起杜鹃花眉宇间的低吟,弹起竹林深处的长啸,一个抬头,才知道年年岁岁花相似。

图片

顶峰腊味——一道被顶峰村民引以为豪的古老美食。(资料图,记者 李新辉 摄)

时间是最好的记忆,点点滴滴都有生活的温度。山上,昌山的雾凇玉树琼枝;屋里,顶峰村的腊肉飘香。平淡的时光,细数人间烟火,永远不老的是爱和温暖。我第一次来顶峰村,是不相信“湘潭县的西藏”不通电,惊奇而来。今天来顶峰村,是相看不厌,乘兴而来。明天,我们还将相约顶峰村。

夜更深,点点露珠,沾不湿我当下的心情。闪闪的萤火虫,在草丛中急匆匆地寻觅,它喜欢当下的忙碌。玉盘似的月亮大度宽容,把偌大的昌山羁留在自己的院子里,树影也只能相互交横。我不假思索地问苏东坡:今夜你会写出什么样的佳句?今夜我是一个闲人,你可愿与我相约?

图片

昌山新貌——沿着山脉树起的大风车,给山里人家刮来了一股现代风。(资料图,记者 汤俊 摄)

昌山顶耸立着高大的风机,巨大的叶片转动时代的长风。当年叱咤风云的曾文正公,一定想象不到今日的沧桑变化。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曾文正公话语依旧是山谷的幽兰,芬芳我们的内心。

月亮走过中天,是洗尽铅华后的银色,悬一张长长的宣纸,任顶峰村挥毫作画。画一个平凡的夜晚,画一颗平常的初心,画一次相约的记忆。

作者简介

刘斌,中学语文老师,湘潭县作家协会会员,喜爱散文写作,有散文发表在各类报刊杂志。

标题:夜宿顶峰村

本文链接:https://www.xtol.cn/2025/07/07/99570945.html

专题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