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农商银行:共读一本书同筑农商梦
新湘潭客户端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党支部的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素养和文化修养,5月6日,湘潭农商银行岳塘片区党支部党员同志们齐聚一堂,通过“章节批注漂流”“时空胶囊”等形式开展读书交流分享会,共同感受《恰同学少年》一书中的激昂文字和专属于那个时代热血青年的家国情怀与理想担当。
文字如舟,载着思想的火种。在章节批注漂流环节,党员同志们化身“思想摆渡人”,接力解读书中最触动心灵的片段,为大家带来了一场难忘的思想漂流之旅。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何以报仇,在我学子!国家之广设学校,所为何事?我们青年置身学校,所为何来?正因为一国之希望,全在青年,一国之未来,要由青年来担当!当此国难之际,我青年学子,责有攸归,更肩负着为我国家储备实力的重任。”昭山支行党支部唐炼同志表示,通过这段文字她深刻理解了革命精神的内涵,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和历史的厚重。她呼吁,青年一代要把时代重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不仅是百年前一师学子的修身之道,更是当代农商人‘双脚沾泥、双手有茧’的奋斗密码!”板塘支行党支部黄惠同志以书中毛泽东与萧子升徒步游学为引,分享了支行同事排除万难为工地上的农民工开立银行账户的真实经历,她说:“客户的正向反馈就是推动我们不断进步的‘无字之书’。”
“古人云:将心比心。然后真要做到这一点,真要从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霞城支行党支部沈镭茜同志认为,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是非对错,只是每个人的立场不同而已。她提出,勿在别人心中修行自己,勿在自己心中强求别人。人与人之间,最暖不过一场将心比心。
如果说“章节批注漂流”环节是思想的碰撞,让大家进一步凝聚了共识,那么“时空胶囊”环节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大家在那些跃动着青春脉搏与理想锋芒的文字中锚定了前进的方向。
昭山支行党支部申悦同志对十年后的自己写信道:“展信安好,我是32岁的你。我相信,42岁的你一定活成了我想象中那般闪闪发光的样子——学会了更多的技能,积累了更多的资源,收获了更多的客户信任。但是,你一定要牢记‘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始终秉持初心,在各种诱惑中保持清醒,以严谨的态度做好每一次贷前调查和贷后检查,守牢资产质量的‘生命线’,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农信事业中!”
荷塘支行党支部刘妙同志对十年后的自己写信道:“见字如晤!现在的你已卸下行囊,离开了三尺柜台。不知你是否还记得,那年为追讨一笔小额不良贷款而在蜿蜒山路上奔波的心情?从信用社改制的阵痛到农商行挂牌的欢喜,从手工传票装订成山到档案在“金融云”上轻盈起舞……二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其实你早已与农商行血脉相连。现在的你或是在陪伴家人,或是行走在祖国的美好山河间但我相信,只要听到‘湘潭农商银行’六个字,你的胸膛定会涌起2007年夏天第一次戴上工牌时的那股炽热。”
党委委员、副行长文曦同志充分肯定了各位党员同志在本次分享会上展现出的学习热情与思想感悟。他希望大家持续保持对知识与进步的渴望和追求,不断从书中汲取奋进的磅礴伟力,并将红色精神转化为工作担当,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挑重担、冲在前;持续保持对暂时性艰难与困苦的乐观和豁达,尤其是面对工作中的棘手问题,要多到田间地头跑一跑,多到街头巷尾转一转,提升在实践中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持续保持对他人短板与错误的包容和引导,要积极营造开放、包容和协助的工作氛围,帮助他人发现自己的潜力并鼓励他人不断突破自我,实现个人成长和团队整体的提升。(刘莹)
本文链接:https://www.xtol.cn/2025/05/13/99566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