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片荷花盛开的地方
新湘潭客户端
资料图(来源:湘潭在线)
文/胡红章
四月的风,是诗行里最温柔的韵脚,轻轻拂过涓江的水面。
我站在涓江的一边,眼看着清风惹得连天的荷叶低眉浅笑。
人间四月天,原是林徽因笔下的娉婷,是爱,是暖,是希望。
而在我的故乡,荷花是千顷碧波上浮动的红萼,每一片花瓣,都有清晰的句点。
翻开花瓣,是周敦颐墨痕未干的《爱莲说》,是美人倚栏时,衣袖间那一缕暗香。
民间流传曾有仙鹤衔莲子落于此地,使湘潭莲种格外饱满,故能“三寸成莲”。
传说古时有一采莲女,素衣如雪,皓腕凝霜,日日荡舟于莲叶深处。她的歌声清越,引得游鱼痴醉,飞鸟徘徊。某年四月,恰逢新荷初绽,她于花间邂逅一书生,从此莲塘成了诗笺,每一瓣荷花上都写着未出口的相思。
后来书生赴京赶考,她便守着这片荷塘,从“小荷才露尖尖角”,等到“红衣落尽渚莲愁”。世人只道莲心苦,却不知苦的是那等不回的归人,与开不完的夏天。
如今的莲城,荷花依旧亭亭。
晨光里,她们是未梳妆的洛神,含着宿露的泪;
暮色中,又成了醉酒的贵妃,颊生红霞,裙裾翩跹。
风过时,满池的绿浪翻涌,仿佛能听见李清照在吟:“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而月光下的荷塘,更添几分王维的空灵——莲动下渔舟,涟漪里漾着的,是千年不散的禅意与风流。
若你问,为何偏是湘潭的荷花最美?
或许因这方水土,本就生着文脉与情丝。
屈原曾行吟于此,他的香草美人,早化作莲蕊间的精魂;齐白石画中的墨荷,一笔一画,透着故乡的清韵。
而最美不过寻常巷陌间,老妪用荷叶包裹新摘的莲蓬,孩童踮脚嗅那甜香,恰如张潮在《幽梦影》中所言:“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这荷花,便是湘潭的美人。
四月的尾声里,我总愿独坐荷亭。看蜻蜓吻过花尖,听乡亲讲那些泛黄的故事。
忽然懂得,荷花的妙处不在“出淤泥而不染”,而在她懂得将苦涩的根,长成慈悲的藕;将刹那芳华,酿成恒久的香。
正如这人间,最深情的岁月,往往藏在“留得枯荷听雨声”的惆怅里,
藏在某年某月,某人曾为你折过的一枝带露的莲。
作者简介
胡红章,工作于湘潭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荣获公安部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及其他奖励多次, 2012年7月荣获联合国和平勋章,2013年荣膺湘潭市首届“十佳人民警察”。系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湘潭市网络作家协会理事,市公安局文联理事兼文学分会会长,岳塘区作家协会理事等,曾刊发、播出各类文字作品逾500余万字。2013年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40万字《蓝色贝雷帽——利比里亚维和日记》,系我国第一部日记体维和纪实。
标题:那一片荷花盛开的地方
本文链接:https://www.xtol.cn/2025/05/13/99566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