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丨古诗里的湘潭春韵
新湘潭客户端
文/李新辉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白居易《杨柳枝词》 (方阳摄于白石公园)
红樱零落杏花开,春物相催次第来。 ——司马光《送酒与邵尧夫》 (方阳摄于岳塘区锦源广场)
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 ——姚鼐《山行》 (方阳摄于湘潭县排头乡团结村)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春江晚景》 (方阳摄于雨湖区白石公园)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崔护《题都城南庄》 (李新辉摄于昭山镇七星村)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初春小雨》 (方阳摄于雨湖区窑湾街区)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李新辉摄于湘乡市棋梓镇鹅婆山)
一色菜花十里黄,好风斜日送微香。 ——陈衍《郊行见菜花》 (李新辉摄于湘乡市金石镇状元村)
春雨叩响青瓦,滴答声里藏着平仄韵律;湘江涨起春潮,波纹漾开唐宋诗人的桨声。湘潭的春天,一半浸染在古诗词的墨色里,一半晾晒在烟火街巷中。
昭山镇七星村六千株早樱仍然承袭着唐时风骨,汉服少女手执油纸伞,款款走过青石桥,花瓣落进潺潺溪水,酿出一溪胭脂色;建设路两旁的玉兰树托起莲灯般的花朵,从君子莲浩浩荡荡一直延伸到友谊广场,川流不息的车辆仿佛成了穿行于花间的叶叶小舟;最壮观的当属金石镇状元村的油菜花海,那是春日里最恣意的泼彩,万顷金黄漫过田埂,缕缕馨香沁人心胸,与古时不同的是,山顶上那一排排的巨大风车取代了昔时孩童们拽着纸鸢线奔走在田埂上追逐嬉戏的场面,风叶整天悠悠然随风摇曳,成为方便千家万户的蓬勃力量。
最妙的是在雨后初霁的晌午,万楼飞檐滴着的水珠,将朱漆檐角映成《湘潭偶题》里“烂漫桐花二月天”的淡紫;船形茶山浮在晨霭中,采茶女指尖下的沙沙声,和着地道的方言与笑声,将杜甫“野圃泉自注”的幽寂谱成鲜活的田野歌谣;而雨中的昭山古寺,檐角铜铃与白鹭清唳交错,恍惚褚遂良挥毫时墨滴入江的叮咚。
绿水暖青萍,湘潭万里春。湘潭的春天,终究是万物与岁月共写的散文诗,每片花瓣都落着历史的平仄,每缕春风都含着未来的韵脚。
标题:组图丨古诗里的湘潭春韵
本文链接:https://www.xtol.cn/2025/05/07/99565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