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微信
  • 视频号
  • 抖音

老屋

2025-04-24 17:29 来源:湘潭在线作者:谢湘源编辑:罗丹

新湘潭客户端

图片

资料图(来源:AI制图)

文/谢湘源

老屋,是外祖父唯一的家产、奋斗了大半生的归宿,也是三代人遮风挡雨之处。

老屋坐北朝南,依山傍水。它原是村里一地主家的四合院,房子没收后分给四户贫农所有和居住,各自分得一方,在原地基上进行了重拆新建。石头做基,石灰泥做墙,坚固的墙体,青色的瓦片。

两扇厚重的大木门挂着一把锈迹斑斑的铁锁,推开,会发出“吱吱”的声音。偌大的堂屋左右对称分布着四个房间。粗大的横梁上外祖父用毛笔赫然写着一排正楷字:公元一九八〇年修造,岁次庚申孟冬月谷旦。

整齐的檀条、椽子排布在三角屋顶,两块透明屋瓦提亮了整个屋内的光线。堂屋的正中间墙上贴着毛泽东的画报头像,左右墙上是十大元帅的画像。想来,这大抵是外祖父的“偶像”吧。在外祖父的葬礼上因要搭灵堂,这些画像不知被谁给撕得一干二净,后觉得空荡,就把我所有的奖状贴了满墙。屋内缝隙无处不在,下雨的时候滴水,晴天的时候漏光,实则货真价实的“陋室”。

老屋是热闹的。三代人居住了30多年的地方,一日三餐,日日夜夜,岁岁年年。有一代人的悲欢、一代人的辛劳、一代人的幸福。外祖父作为一家之主,总是一个人坐在上位,一碗接一碗,快速地干饭。调皮的我总喜欢边吃饭、边敲碗。外祖母总是苦口婆心教育我,吃饭要规矩,却从不会打骂我,由着我的性子瞎胡闹。舅舅喜欢分享外面听来的家长里短,讲完自己哈哈笑。锅碗瓢勺的日常,寻常百姓的生活,日子虽然过得清苦,倒也自在欢乐。

老屋亦是冷清的。自打祖辈去世后,老屋空了。我们鲜少回去,像无根的浮萍,四处飘摇;像细碎的星光,四处散落。风蚀后的饭桌,褪去了艳丽的颜色,裸露出原木本来的色泽,闲置在堂屋的角落。那盏落灰的煤油灯遗落在屋角的某个地方,烧了半截的灯芯再也没遇见过火苗。空荡荡的屋内,欢笑不再。老鼠不再到访、啃噬木板做的粮仓。屋檐下泥黄色的燕子窝似乎洗净了颜色,再没有燕子回来过。残破的蛛网没落了,不复往日的生气和张扬。风一吹,它曾兜住的那网沉甸甸的过往,便泄露得一干二净。空荡荡的厅堂里挂着外祖父和外祖母的黑白色遗照,日复一日地守着这个曾经热闹的家。

我望着手机里土砖房的照片出神,仿佛长满青苔的原野,荒凉却充满记忆。老屋虽然破旧,它却承载着一家人柴米油盐的寻常日子,还有一年年逝去的记忆。那是我心内永远无法抹去的牵挂。

作者简介

谢湘源,湖南浏阳人,1988年生,湘潭市作家协会会员,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多篇作品在《金融时报》《湘潭日报》《湘潭文学》《中国金融文化》等刊物发表。

标题:老屋

本文链接:https://www.xtol.cn/2025/04/24/99565083.html

专题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