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微信
  • 视频号
  • 抖音

忆“酒”思甜

2025-04-23 16:00 来源:湘潭在线作者:易绚梅编辑:罗丹

新湘潭客户端

资料图(来源:AI制图)

文/易绚梅

传统佳节,父亲唤来我的幼子取酒与杯,令其斟酒。望着孩子生疏地倾倒酒水,偶有溅出,却小心翼翼的模样,我仿佛穿越回三十年前。

那时斟酒尚需一番繁琐仪式:先备温酒之器,以酒提自坛中舀酒,再置温酒壶于火塘之畔或煤炉之上,需谨慎控制火候,以防酒沸溢出。稍候片刻,米酒便温热而香气扑鼻,暖人心田。

举杯之后,幼子好奇相问:“妈妈,你们小时候喝什么饮料?”我笑着反问:“胡子酒,算不算饮料?”在我童年记忆中,全家齐心协力酿酒,是过年不可或缺的一环。

忆之往昔,奶奶常于年前将大米洗净浸泡,次日以大火蒸煮至熟。而后,大米摊凉于盘箕中,待其降至约三十度,我便上场,将酒曲研碎,以凉开水调匀,均匀撒于米饭之上,再以饭瓢搅拌,确保酒曲均匀附着于每粒米饭。接着,将拌好酒曲的米饭移入洗净的箩筐,中间挖一小洞以观酒情。最后,以棉被覆盖箩筐,下垫脚盆,置于温暖通风处发酵。约五至七日,米饭发酵成醪糟,小洞中有酒液渗出,此时便是我最为期待的甜酒品尝时刻。再经两日,甜酒转为醇厚,便可蒸馏酿制米酒。

酿酒之日,家中总是忙碌而有序。备足柴火、酒器,特别是酿酒时冷却锅底产生的热水,全家轮流洗澡,共同参与,其乐融融。从酒味由淡转浓,再至寡淡,每一口都是满满的仪式感。奶奶更有酿酒秘诀,于醪糟中再加酒曲,可使米酒更加醇厚。酿好的酒,分装各瓶,米酒归大人享用,胡子酒则是孩子的专属,这份年货便算备齐。每逢新年,亲朋好友齐聚一堂,家家户户皆以温热之胡子酒或米酒相待。一口下肚,一年辛劳尽消,惬意与舒适油然而生。

岁月如梭,时代变迁。我们历经生活之蒸煮、岁月之发酵,虽不再亲自酿酒,但米酒与胡子酒在家族中的地位依然不减。于众多酒水饮料中,一碗甜酒冲蛋、一壶杨梅泡酒,一句“干杯”、一声“好酒”,那浓浓的亲情便在酒香中愈发醇厚,让情感得以深化与释放。

标题:忆“酒”思甜

本文链接:https://www.xtol.cn/2025/04/23/99564956.html

专题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