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蝶变 开放领航——写在湘潭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十周年之际
新湘潭客户端
十年蝶变 开放领航
——写在湘潭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十周年之际
李灿晖 夏晶满 马贵
2015年4月20日,长株潭地区首个综合保税区——湘潭综保区正式封关运行。十年间,这片总规划面积3.12平方公里的海关特殊监管区,以开放为帆、创新为桨,从内陆腹地跃升为湖南对外开放的“桥头堡”,交出了一份产贸融合、改革突破、开放崛起的亮眼答卷。
湘潭综保区。
这十年,是国家战略的落地生根——从“金关工程”二期全国唯一试点到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从中国(湖南)跨境电商综试区到中国(湖南)自贸联动区,湘潭综保区紧扣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勇当“创新引领、开放崛起”的排头兵。
这十年,是区域协同的破局蝶变——湘潭综保区充分发挥“六区”叠加(湘江新区、湖南自贸区、中非合作先行区、跨境电商综试区、湘潭经开区、综保区)发展新优势,与湘潭经开区协同联动,打造“基地+平台”产贸融合发展模式;作为湖南省医疗器械产业园国际区,助力企业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湘潭综保区已成为长株潭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
这十年,是开放能级的史诗跨越——湘潭综保区进出口额从封关首年的4.63亿美元(约30亿元)飙升至2024年的203亿元,以不到全市1/3000的土地贡献了全市50%以上进出口,在全国169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中排名跃升至第66位,较上一年度前进了13位。
深化产贸融合
“湘潭智造”从这里走向世界
十年来,湘潭综保区扎实落实市委、市政府高位部署和推进的重大外贸创新发展举措,坚定不移走产贸融合发展之路,积极融入全市产业链谋发展,鼓励外贸生产型企业利用综保区平台功能开展进出口业务,推动全市进出口提质增效,以产带贸、以贸促产。
在省、市领导高位推动下,湘潭综保区全力以赴持续推进吉利汽车湘潭“出海”战略。湘潭综保区还支持吉利汽车在湘潭打造对非汽车贸易稳增长重要基地,积极协调国际物流专线,建设保税物流仓储基地,打通吉利汽车出口的物流通道,降低企业物流成本。2024年,吉利汽车实现外贸出口72.1亿元,同比增长30%,成为全省唯一年出口50亿元以上的整车出口企业。
湘潭综保区利用湘潭经开区外贸生产企业集聚的“基地”优势,结合园区“保税+”政策平台功能,两区协同联动,创新打造“基地+平台”产贸融合发展模式,实现“本地产、本地贸”。除吉利汽车外,江程贸易、蓝思科技等园区外贸生产型龙头企业勇挑大梁,2024年,江程贸易实现进出口额61.5亿元,被评为全国对非贸易50强;蓝思科技实现外贸进出口额22亿元,同比增长63%。
如今,湘潭综保区已成为全市外贸稳增长的“压舱石”。在全省关于对大抓落实(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区予以表扬激励的通报中,湘潭已连续4年获得“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表扬激励。
强化产业支撑
锻造新质生产力核心引擎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赢得战略主动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湘潭综保区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核心,主动融入区域优势产业链,围绕延链、补链、强链来强化产业支撑,通过以商招商、委托招商、联动招商等方式多措并举引进项目,充分运用政策集成创新,突出园区服务能力,从解决融资、降低企业综合成本等市场要素端发力,推动项目签约、落地,园区逐步形成了电子信息、医疗器械、文化创意、国际贸易、跨境电商等内外贸融合发展格局。
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建成电子信息产业园,湖南酷牛存储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沐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建成投产。酷牛存储专注数据存储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与东芝、闪迪、三星、联想等国际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2023年投产以来累计实现产值3.2亿元。成功引进2024年全市最大的外资外贸生产制造项目——超大型液晶显示模组(LCM)生产项目,填补湘潭市电子信息产业大尺寸显示面板及显示模组绑定的空白。
湖南省医疗器械产业园国际区逐渐成型,助力全市医疗器械产业发展。
医疗器械产业方面,作为湖南省医疗器械产业园国际区,湘潭综保区将外向型经济平台功能与湖南省药监局“放管服”改革绿色通道政策优势完美结合,助力医疗器械企业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湖南省医疗器械产业园国际区已引进国药、康芯生物、铂钜、德普斯等10家医疗器械相关企业,打造湖南省医疗器械产业园对非医疗器械出口基地。
文化创意产业方面,湖南桑尼森迪玩具制造有限公司与湘潭综保区一起“成长”,在园区封关运行时同步投产,是园区第一家加工贸易企业,现已发展成为湖南省最大的食品级塑胶玩具加工企业,自主研发的食品级玩具模具多色多材料注塑一体化成型工艺处于国际领先水平。2024年公司实现订单超4亿元。得益于“哪吒”手办玩具销售火爆,桑尼森迪产值增速较快,今年一季度产值同比增长245.3%。
跨境电商方面,积极探索内陆城市跨境电商综试区“飞地模式”,建成湘潭综保区跨境电商综合服务中心,全新孵化跨境电商企业90余家,引入运营孵化等服务型企业20余家,累计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额达8.71亿美元,约占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额的70%。在商务部对全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考评中,湘潭已连续3年获得部级评定好成绩。
创新制度机制
主动构建开放发展新格局
综合保税区是国家对外开放的试验区和先导区。封关运行以来,湘潭综保区主动承担国家战略使命,2016年成为全国“金关工程”二期保税监管区域系统唯一试点,2019年获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2022年纳入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2023年获批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联动区,是中国(湘潭)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的主阵地,通过落实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湖南“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探索制度创新,责无旁贷。湘潭综保区促成“跨境一锁”业务模式在区内企业开展,推动“四自一简”“简便进区管理”“跨境电商保税网购”“先出区、后报关”“区内企业承接境内(区外)企业委托加工”“一票多车”等创新经验落地,在提升通关效率的同时大幅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湘货出海,物流通道很关键。湘潭综保区积极与省内湘欧班列、岳阳城陵矶江海联运通道等国际物流通道和货运集结中心联动,着力实现区区联动、区港联动,推动了省内五大物流通道在湘潭综保区设立办事处,为区内企业提供运力保障和降低物流成本服务方案。
优化服务生态
“项目为王”打造营商新高地
2024年12月26日,韩国OSTech超大型液晶显示模组(LCM)生产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项目创造性运用市场化手段优化要素资源组合,4个月完成签约,3个月实现开工建设,成功入选2024年商务部重点外资项目、2025年湖南省“十大产业项目”。
2024年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湘潭分会场)暨全市四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在位于湘潭综保区的湘潭超大型液晶显示模组(LCM)生产项目现场举行。 (全媒体记者 罗韬 摄)
“项目创造了我们在海外投资的最快速度。”项目投资方、湖南锦智光电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权永吉发出感慨。他说,在项目洽谈和落地过程中,湘潭市、湘潭综保区等创新思维,创造性通过优势产业生态、整合要素资源、搭建融资通道等市场化方式,让企业在众多投资备选城市中选择了湘潭。“湘潭专业、高效、贴心的服务,让我们对未来发展信心满满!”
“所有的部门都是服务部门,所有的岗位都是服务岗位,所有的公务员都是服务员”“一群人、一件事、一条心、一起拼、一定赢”“是我们,不是你们,我们是一家人”……封关运行以来,湘潭综保区始终以服务立园,带着责任、情感和温度服务企业,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解企业所需。尤其是近年来,园区持续擦亮“湘潭服务,相当专业”高质量服务品牌,围绕政策、金融、配套等为重点,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优良的营商环境获得企业点赞。
资金对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升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湘潭综保区创新推广“2+N”融资管家服务模式,推出“潭担E贷”等金融产品和配套国企提供供应链代采,园区企业获得金融贷款规模超5亿元,累计提供供应链代采规模达6.8亿元,持续释放企业资金。牵线校企合作、人社联动,打造百工人驿公寓配套设施,保障企业用工需求。推行“合同用地”出让、“用地清单制+告知承诺制”等改革手段,实现项目“签约即落地,拿地即开工”。
通过精准培扶,湘潭综保区累计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家、规模以上服务企业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家,纳入上市后备企业1家。
十年一剑,其势已成。站在新起点,湘潭综保区将继续秉承“一群人、一件事、一条心、一起拼、一定赢”的团队精神,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聚焦服务全市打造“三优三特”现代化产业体系,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奋力开创湘潭综保区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标题:十年蝶变 开放领航——写在湘潭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十周年之际
本文链接:https://www.xtol.cn/2025/04/19/99564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