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井
新湘潭客户端
资料图(来源:AI制图)
文/曹济南
我的老家在杨柳井。
杨柳井在老家很有名气,不仅因为它有如烟似雾的杨柳树,更因为杨柳树下有两口泉水井。
用青石板砌成的杨柳井不仅大气漂亮,而且井边有四棵古杨柳,翠绿如烟,枝条依依,风景如画。杨柳井的泉水,不仅冬暖夏凉,传说还能治疑难杂病,有点神奇;又因那泉水来得远,据说来自几十里之外的涟水河的木皮潭。传说有一只装满石灰的船,在木皮潭翻了,结果木皮潭变成一潭的石灰水,而杨柳井流出来的也是石灰水。杨柳井有上下两口泉水井。上井泉水清凉,甘甜爽口,作饮用水;下井泉水温热,因它处在下方的位置,就供洗菜浣衣之用。不知什么时候起,不仅附近村里的人来杨柳井取水,而且几里外的虞唐街上也有人来取水。于是,杨柳井一年四季人气袅袅,挑水的、洗菜的、浣衣服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欢声笑语,真是“井边杨柳春风拂,井水清甜润心肠”。于是,闻名遐迩。
杨柳井不仅有井水闻名,而且有人物闻名。其中有个叫“曹八爆花”的,就是杨柳井的名人。
“曹八爆花”之所以闻名,不仅因他嗓门大,讲话声大气粗,洪亮如打爆米花放炮;而且因他心眼直,讲话总是快言快语,从不转弯抹角、模棱两可;还因他是个爱热闹的人,见了石头都想聊天,见人就“爆花”,所以村里人就送他一个外号叫“爆花”。又因他姓曹,排行老八,所以叫他“曹八爆花”。
自从1959年虞唐人民公社成立后,就有了枫林大队杨柳井生产队。当时赶猪牯(配种的公猪)上门与母猪交配的业务很红火。“曹八爆花”负责生产队赶猪牯的业务。他先是在本大队范围内搞实习。他不仅随喊随到,服务认真周到,能保证母猪交配成功,而且收费低。因口碑好,不久,全公社十多个大队都有人请他了。
他不辞辛苦起早贪黑,奔走于崎岖山路和乡间小道,做到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去。到了炎天酷暑,有人送了他一顶黑色礼帽。他便高兴地头戴礼帽,手拿竹枝,一路吆喝,赶着猪牯去客户家。有人编了顺口溜:洋不洋,土不土,戴礼帽,赶猪牯!后来这首顺口溜成了当地的俗语,用来讽刺那些打扮得不合时宜和身份的人。
“曹八爆花”就是我的八叔叔,是老家年过九旬的高寿老人,是我的亲人、我的乡愁。
几年没回老家,又到了柳绿花红的时节,我特别想回老家去看看那口杨柳井,去看看我的“爆花”叔叔。
作者简介
曹济南,湖南湘乡市虞唐镇人,高级教师,湘潭市湘机中学退休,中国散文学会、湖南省作家协会教师分会等会员。曾发表教研文章数百篇,出版教育类书籍二十多部,发表文学作品数百篇(首),文学作品多次在全国大赛获奖。
标题:杨柳井
本文链接:https://www.xtol.cn/2025/04/17/99564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