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国评论丨莲城e评:文旅融合勾勒假日经济新图景
新湘潭客户端
文/庞新梅
交通运输部最新数据显示,清明假期三天,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约7.9亿人次,日均2.64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7.1%,创清明假期出行量新高……连日来,全国各地人潮涌动,人们或缅怀先烈、追思怀远,或返乡探亲、家族团聚,或赏花踏青、享受春光,或乡村派对、研学体验,各类出行热情持续高涨,各项文旅活动如火如荼,映照出人民群众红红火火的幸福生活,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勃勃生机。
又到一年清明时。从北京毛主席纪念堂外早早就排起的瞻仰长队,到韶山毛泽东广场川流不息的人群,从各地群众自发瞻仰纪念碑、祭扫烈士墓,到各类群体宣讲英烈事迹、走访慰问先烈遗属……连日来,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全国各地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清明祭英烈”活动,致敬先烈、缅怀先烈,传承红色薪火,汲取前行力量。红色游“人从众”,研学游“人气旺”,爱国主义旋律在神州大地唱响,人潮笑脸、如画风景交相辉映,映照出一幅幅国泰民安、欢乐祥和的美好画面。
最美人间四月天,正是出游好时节。作为春节后的第一个小长假,清明时节春和景明、生机勃发,赏花游、踏青游、美食游……各地特色文旅不断“出圈”,让“假日经济”热力十足、成色十足。在广西,清明假期正值广西“三月三”期间,南宁以多彩文旅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南宁邕州古城三街两巷的夜市食客络绎不绝,浓浓的烟火气扑面而来。在四川,阿坝州金川县推出徒步露营、登山赏花等多种特色体验活动,其中露天电影、咖啡、自助露营等时尚休闲场景与赏花结合,让高原乡村成为时尚文化的新阵地。在江苏,南京围绕马拉松赛事推出一系列针对跑友的优惠政策,涵盖吃住行游、购物、娱乐多重福利,进一步释放体育消费活力……放眼全国各地,各种消费场景的拓展,让游客多留一点,消费也更多一点,催热了“假日经济”,呈上了春日文旅盛宴。
文化赋能,特色彰显;体验创新,活力澎湃。从元旦到春节,从元宵到清明,春日“繁花”朵朵,文旅处处“消费旺”,既凸显出我国超大规模文旅市场优势,也有力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双向奔赴”。清明节期间,“绘纸鸢品民俗、体验传统文化、领略古都风韵,国风赏花”渐成新潮流;“采茶游”以满满的文化味和体验感深受青睐,逛茶园、品春茶,越来越多年轻人上茶山寻找春茶鲜味、体验“新中式”生活;汉服等新中式服装已成为很多年轻人的赏花“战袍”……精彩纷呈的文化盛事契合游人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喜爱,激发了消费热情,提升了生活品质,促进了文旅产业的发展。可以说,热气腾腾的市场“消费旺”彰显出中国经济“成色好”。
假日经济“热度高”,流动中国“风景好”。清明假期,公路自驾出行占比超九成,便捷的交通带火了乡村旅游。而铁路客运量则预计约5377.6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8.2%,全国铁路单日旅客发送量达2009.3万人次,创今年以来单日旅客发送量新高,银发列车、旅游专列密集开行,列车根据行进路线和旅客需求进行改造升级,旅途拍摄、歌舞表演,把车厢和景区连在了一起。从大别山深处的智慧停车场到舟山群岛的跨海无人机快递,从高铁站内的共享办公舱,到高速公路服务区的非遗市集,再到乡村民宿里的云端会议室,假日经济从“集中释放”转向“持续浸润”,文化的力量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地滋养中华大地。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场春天里的全民流动,必将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本文链接:https://www.xtol.cn/2025/04/07/99563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