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微信
  • 视频号
  • 抖音

半生盼归——一段穿越烽烟的爱

2025-04-03 17:24 来源:湘潭在线作者:赵明编辑:罗丹

新湘潭客户端

资料图(来源:AI制图)

文/赵明

一张保存于湘潭县档案馆近八十年的结婚证,最近被一位衡阳抗战史研究者意外发现,不仅揭开了一段尘封的历史,也就此展开了一场湖南湘潭、衡阳,江苏镇江的寻亲接力。

尘封

2025年2月19日,衡阳抗战史研究者罗威发布了一条寻亲视频,为1944年阵亡于衡阳保卫战中的江苏镇江籍将士许健连长寻找家人。

为许健寻亲,纯属偶然。

此前,湘潭县花石镇发现了一处疑似抗战飞行员的墓地,罗威前往湘潭县核实其身份。他到湘潭县档案馆查阅飞行员的相关线索,一无所获,但在翻阅中一个熟悉的名字——“许健”意外出现。“我知道许健是阵亡连长,祖籍江苏,完全没想到他和湘潭有关联,再一查居然有结婚证!”这一发现让罗威兴奋得跳了起来。这张意外发现的结婚证,第一次将寻找许健亲人的目标指向了湘潭县,因为结婚证上登记的新娘贺训期女士就是湘潭县人。

结婚证的发现,给此前已停滞的为许健寻亲工作带来转机。随后,罗威连续两天发布视频,寻找湘潭县籍贺训期女士的家人,希望从贺家获知关于许健的线索。

盼归

3月7日,《湘潭日报》记者加入志愿寻亲队伍,并联系了视频发布者罗威,核实了相关信息。在罗威发布视频的网友留言中,一条指向性比较明确的线索显示,贺训期及其养子殷修仁均在湘潭县乌石镇。

当天下午,记者求助于湘潭县公安局乌石派出所。所长刘保乐观看寻亲视频后,甚为感动,他罗列需要核实的信息后,马上查找户籍资料。考虑时间跨度较长,行政区划多有变动,他还发动辖区多个村的驻村辅警找长者了解情况。很快,消息传来,由于行政区划的变动,贺训期、殷修仁母子户籍地在今石潭镇,贺女士已过世多年,殷修仁也年近八十。“我们已经通过县局协作机制,查询确定殷修仁现居住在雨湖区。”刘保乐激动地将消息告诉记者。

3月8日,记者向雨湖公安分局雨湖路派出所求助,在民警的帮助下,我们终于和78岁的殷修仁老人取得联系。“我母亲吃了一辈子的苦,一生都没忘记许健,也等了他大半辈子。”殷修仁老人的开场白,为这段寻找之旅加注了战争带来的悲剧色彩,“一个寡妇,在那种封建年代,生存下来都很困难。”

尽管殷修仁是贺训期的养子,但这对非亲生母子感情胜于亲生,对于母亲和许健的感情故事,殷修仁是既敬佩又心疼,他回忆起了母亲的大半生。

1942年左右,当时一支国民党部队在湘潭县休整,湘潭籍黄埔军校学员贺孟墀与黄埔军校校友、老乡萧圭田得以碰面,两人牵红线,分别介绍胞妹、19岁的贺训期和麾下得力干将、23岁的许健相识。两个年轻人日久生情,随后在亲友的见证下于当年8月完成婚姻大事,领取了结婚证。

1849fd82c904fb965c41529c41fb7aa.jpg

资料图(来源:AI制图)

然而,前方战事吃紧,新婚不过几天的许健无奈离家重回战场,这一走竟是永别。据史料记载,1944年6月28日,许健为国捐躯,阵亡于衡阳保卫战。可没人将许健的死讯带给新娘贺训期,她坚信“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贺训期出身于书香门第,婚后她留在了石潭一带教书育人。萦绕她的只有漫长的等待和思念,她数着日子在每个晨曦微露和暮色四合的交替中度过,可等到抗日战争全面胜利后,还是没等到丈夫回来。有人传言许健阵亡了,贺训期就带着结婚证和证明材料去政府申请抚恤金。这张结婚证也因此留存于档案之中了。

可抚恤金申请并没有通过,贺训期残存着“丈夫未亡”的念想,又痴痴等待了十余年。直到中年,她才逐渐接受“丧偶”的现实,同意改嫁,并收养了殷修仁。

fa9d2ce17f8aed620511765a50d680f.jpg

资料图(来源:AI制图)

盼夫归占据了贺训期的大半生,她与许健的感情深厚是有目共睹的。婚后娘家人称呼她都冠夫“名”,“奶奶娘家晚辈都叫她‘健姑姑’‘健娭毑’,哪怕现在她离世这么多年了,家里晚辈还是这么称呼她。”殷修仁的女儿殷铁华特别心疼生于乱世的老人,遗憾这段被娘家人一致认可的婚姻,成了羁绊奶奶一生的“痛”。

流传

让记者意外的是,殷修仁与贺训期虽非亲生,但他对母亲的这段往事如数家珍,甚至他的子女对奶奶和许健爷爷的感情都深有感触。“我小时候,奶奶很少提爷爷,但总提许健爷爷。”殷铁华打记事开始就知道,奶奶一直挂念着结婚后在一起只有几日的许健爷爷。

殷修仁与贺训期的结缘,得从贺训期同意改嫁说起。20世纪60年代,贺训期经人介绍和第二任丈夫殷美如组建家庭,考虑已无法生育,夫妻俩领养了殷家兄长的儿子殷修仁为子。少年殷修仁就此来到叔叔婶婶家生活,称谓也变成了“爸爸妈妈”。此时,贺训期已改名为贺琪,改名原有转运之期盼,可命运并没有眷顾她。婚后不久,殷美如便离世了,贺琪和养子相依为命。贺琪不仅对养子视为己出,还帮忙抚育孙辈。晚年,她卧病在床,付出的爱有了回报,子承母业的殷修仁念及母亲需要照顾,将她接到自己任教的湘潭县二中,一边工作一边照顾母亲,直到1988年老人去世。

尽管许健在殷修仁一家人记忆中只是一个“忘不掉的名字”,但贺训期这份真挚且深邃的感情深深感染了他们。殷铁华已和视频发布者罗威联系上,准备抽空前往衡阳祭拜许健,了却奶奶一生的心愿。罗威也传来好消息,在网友的帮助下,已找到许健的侄孙,罗威希望促成许家宗亲和殷修仁一家见面。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酿成了“离别就是一生诀别”的遗憾;现在,湘苏两地轻松“一日达”,若两家人重聚,这段穿透烽烟的爱和带着深爱前行的力量,定能无声流传。

终于,在湖南、江苏两地志愿者、媒体的帮助下,许健的江苏亲人陆续被找到。

“走”了八十载

106e7f647963929b649ba6dadabf64a.jpg

资料图(记者 赵明 摄)

“许健,跟我们回家了!”

从镇江带来的烧鸡、黄酒和一抔黄土,摆在了衡阳市蒸湘区望城坳的蒸水边一处护坡上,“这是从老家带来的,您尝尝,您跟我们回家吧。”3月29日,许健宗亲来到许健曾背水一战守护衡阳城中百姓的地方祭拜。据史料记载,1944年6月28日,许健连长与战友誓死抵抗日寇进犯,终因寡不敌众而阵亡,年仅25岁。

许健连长阵亡后,他的遗体是就地掩埋还是安葬于他处?志愿者罗威在一本衡阳保卫战回忆录中找到了答案——连长周炳生抢救下许健忠骸,并给许健置办了简易棺材后安葬在当时的衡阳县政府前院。罗威反复核实确认衡阳县政府前院为今衡阳市龙江明珠小区附近。遗憾的是,由于数十年的建设,无从知晓许健遗骸具体埋葬位置,许贺两家亲人只能在小区附近简单祭拜。

料峭三月天,下起了往年罕见的雨夹雪,从江苏远道而来的许家宗亲感慨——这是亲人回家的感念。此前,许家有所不知,许健的名字早已刻在了衡阳张家山抗战遗址公园的烈士名录碑墙上。

“熬”了八十载

在志愿者的对接和安排下,3月28日,许家宗亲十余人陆续到达衡阳,并与贺训期的孙子、孙女见面。“尽管我们从来都不知道对方,但一见面就感觉特别亲切,我想许健爷爷和我奶奶在天上看到我们见面也会跟着开心。”贺训期的孙女殷铁华喜极而泣。

此前,本报记者求助公安部门已经确定贺训期婚后无子女,守寡近30年后才改嫁,并收养了养子殷修仁。而寻找许健家人并不如湘潭这边顺利。

档案中许健的籍贯只到市级,历史变迁带来的行政区划异动大,找寻许健家人犹如海底捞针。罗威发布寻亲视频后,大量网友提供线索或者寻人方向,但信息均不准确。再度研究许健的相关信息后,罗威找到了新的突破口——许健在黄埔军校分校的学籍档案载明,他的籍贯为今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陶巷村。“这么多年的经验告诉我,地址到村的话,99%都能找到家人了。”罗威抱着这份希望,联系了江苏当地的志愿者。

江苏老兵回家志愿者蒋亚军接过了寻亲接力棒,3月9日,他前往陶巷村,几经辗转才找到许家宗亲。“我爸爸在哪里?” 88岁高龄的许忠看到志愿者提供的档案资料后眼含热泪打听。许忠是许健二姐许翠云的儿子,因许健一别家乡后杳无音信,家族顾念他名下无后人,便将许忠过继给许健。暮年第一次“见到”父亲,老人百感交集, “我妈妈临终时,最放心不下这个弟弟。”

关于许健的生平,经许家宗亲的介绍后越来越丰富。百余年前,许家是当地的名门望族,许健在家中排行老四,上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许家父母望子成龙,将两个儿子分别送入不同派系的部队参军。许健考入黄埔军校学习后投身战场,战乱年代书信送达全凭“运气”,抗日战争打响后,许家再没有收到任何关于许健的消息。

“我们能去湖南吗?”许家人得知许健牺牲于衡阳、结发妻子的后代在湘潭,他们有了见面的打算。

一场跨越千余公里、走过漫长八十载的团圆正在酝酿,少时离家的许健,离家越来越近了……

“等”了八十载

“不知道舅爷爷还记不记得回家的路,这次我们要带他和舅奶奶一起回家。”庄自强算是来湘的许家宗亲中,和贺训期最有渊源的一位。当他站在贺训期养子殷修仁面前,殷修仁脱口而出:“你和你爸爸长得一模一样。”

从意外发现许、贺结婚证到寻亲,再到湘苏两地亲友见面,越来越多尘封的故事被揭开。庄自强记得,一生甚少提及历史的父亲,经常提到曾去过湖南湘潭看望舅妈,而殷修仁对此印象更为深刻。20世纪70年代左右,许健的外甥(庄自强的父亲)曾辗转来潭找过舅妈贺训期,“他穿着布鞋来的,很朴实。”殷修仁对这个“江苏亲戚”印象深刻。贺训期一听是许健的外甥悲喜交加,她将许健已捐躯的消息如实奉告,并说许健婚后离家前留下了一些证件及一口藤编手提箱。“许健外甥想带走手提箱做纪念,我妈妈一生大方,唯独这次小气了,她说这是丈夫留给自己最后的念想了。”殷修仁还记得,母亲见外甥衣着单薄,送了鞋袜、毛衣等。

资料图(来源:AI制图)

两家亲人在殷修仁家中努力拼凑着历史的拼图,才发现许健和贺训期的忠贞爱情穿越烽火后,化作了贺训期一辈子的遗憾,也化作了许家三代人的等待。

3月30日,许家人前往湘潭县乌石镇双庙村贺训期的墓地祭拜,并将在镇江、许健阵亡地、许健埋骨地取来的黄土都撒于贺训期的墓前。“奶奶,您可能不认识我们,我们是许健家的后人,对不起我们来晚了,我们带着许健爷爷来和您见面了。”许家以特别的方式促成两位长辈相聚,声声催泪。

临走时,许家人又带走了贺训期墓前的一抔黄土——他们要带着许健夫妇携手“回家”。随后,两家人共同前往湘潭县档案馆,亲眼见证了包括订婚证书在内的许健的相关历史档案。

两天的团聚,有欢笑也有泪水,许家亲人看望殷修仁时,特地拍下了楼栋、门牌号,方便以后走亲戚认门。许健的回家路“走”了80年,贺训期与夫重聚“等”了80年,两家盼归期,也“熬”了80年……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今年恰逢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如许健一样为这场战争浴血奋战付诸生命的人,还有太多没有“回家”的。已从事“帮老兵回家”公益项目10年的江苏志愿者蒋亚军,仍无法情绪平稳地面对战争带来的残酷,每每提及,仍不能自已地哽咽,“今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人的爱国主义或是英雄情怀,但对家庭来说,是一位父亲、一位母亲对孩子回到身边的渴望之情。而对民族而言,铭记历史,才是这个民族对历史最郑重的回望。”

作者简介

赵明,《湘潭日报》记者。

标题:半生盼归——一段穿越烽烟的爱

本文链接:https://www.xtol.cn/2025/04/03/99563316.html

专题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