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微信
  • 视频号
  • 抖音

五位特殊老人的“家人”之约

2025-04-02 06:43 来源:湘潭在线作者:吴珊编辑:罗斌

新湘潭客户端

600-xxt2025-04-02~1|杨文利和护理员一同到受助老人家中慰问走访。(本报记者 吴珊 摄)937d.jpg

杨文利和护理员一同到受助老人家中慰问走访。    (全媒体记者 吴珊 摄)

全媒体记者 吴珊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雨湖区响水乡映山村低保户戴美兰老人的小屋。88岁的她因行动不便,只能摸索着坐在椅子上,动作缓慢而艰难。戴美兰的丈夫早年离世,儿子和外孙都是重度残疾,老人的生活起居一直由女儿黄爱华照顾。“要不是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护理员每月上门帮忙,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黄爱华说着,眼眶微微泛红。

在映山村,像戴美兰这样的困难老人并非个例。同村的黄成光老人已年过八旬,双耳几近失聪,妻子胡长珍因中风偏瘫,生活难以自理。作为低收入家庭,老两口原本只能依靠亲邻接济勉强维持生活。“以前最怕洗澡,现在护理员定期上门,总算能干干净净的。”胡长珍感激地说。近年来,雨湖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一屋人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的专业护理团队,由护理员周爱云、朱爱群提供一对一上门服务,让困难老人的生活有了保障。

在雨湖区姜畲镇新城村,71岁的特困老人赵海桃正望着屋顶出神,前不久的强对流天气掀翻了他家屋顶上的石棉瓦,本就体弱多病的他刚从医院回来,又要面临修缮屋顶的困境。“多亏了家政服务公司和村委会出手帮助,他们不仅答应帮我维修好房顶,还会定期来照顾我、看望我。”赵海桃握着一屋人家政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文利的手说道。

老人们都是这一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的长期服务对象。作为雨湖区长期护理保险定点护理服务机构,一屋人公司承接了响水乡、九华街道、和平街道等地的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目前运营着1家机构养老院、8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1家社区食堂,为134位老人提供专业的上门服务。

“我们要求护理员每月至少上门服务两次,每次不少于两小时。”公司负责人杨文利介绍,“服务内容包括洗浴、理发、按摩、洗衣等生活照料,还有量血压、用药提醒等健康管理。”几年来,尽管护理员时有轮换,但对老人们的服务从未间断。

在深入了解特困老人的生活状况后,杨文利决定启动对包括戴美兰、黄成光、赵海桃等5位老人的“终身守护”帮扶计划。“这些老人大多无依无靠,普通的居家服务还不足以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杨文利表示,公司将对他们进行长期帮扶,除常规护理外,还将在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以及老人生日时上门慰问,送去生活物资和慰问金。

“我们的承诺是:只要老人还在,关爱就不会停止。”杨文利的暖心举措得到了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据统计,湘潭市现有6家养老机构为1000余位失能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一屋人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的做法为行业树立了榜样。“居家养老不仅要解决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更要给予精神上的慰藉。”杨文利说,“我们希望让每一位老人都能体面、有尊严地安度晚年。”

雨湖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近年来他们大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聚焦特困、低保、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群体,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模式,为困难老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涵盖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多项内容,切实提升了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临近中午,护理员正在为戴美兰老人修剪指甲,两人有说有笑,宛如母女。在老龄化日益加剧的今天,这样的暖心故事每天都在悄然上演,生动诠释了民政局宣传栏上“老有所养”四个大字。杨文利知道,在这些被命运薄待的生命里,每一次握紧的手、温暖的话和欣慰的笑,都在续写着这个时代最温暖的注脚——当遇见人间疾苦,总有人选择俯身做渡人的舟楫。

标题:五位特殊老人的“家人”之约

本文链接:https://www.xtol.cn/2025/04/02/99563459.html

专题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