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湘潭发电燃运“旧貌”换“新颜”
新湘潭客户端
让科技赋能安全生产
大唐湘潭发电燃运“旧貌”换“新颜”
全媒体记者 武慧 通讯员 黄科军 胡盼
回想起曾经的燃运区,大唐发电湘潭公司老员工刘师傅感慨万千地说:“以前这燃运区域就像一个被遗忘的角落,煤场就像个大‘沙尘暴’制造机,我们在这里上班从头到脚全是黑的,鼻孔里都是煤灰,嗓子也干疼干疼的。盘煤的时候,那才叫遭罪呢!”
燃运区是电厂中负责燃料接收、储存、运输和准备的区域,盘煤就是盘点这一区域的存煤量。在大唐发电湘潭公司,传统的盘煤方式是工作人员需要艰难地在煤堆上下攀爬人工测量煤堆的体积。因效率低下,盘一次煤,往往需要耗时两天不说,工作人员还累得腰酸背痛。斗轮机操作更是全靠人工在现场近距离操作,噪音轰鸣、煤尘弥漫,作业环境艰苦,劳动强度极大。随着设备老化,故障频发,维修又费时费力,严重影响了机组运行。
如今,斗轮机无人值守改造为燃运区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煤场,无人机代替了传统的煤场盘煤仪器,让人工盘煤成为历史。年轻的技术员操控着无人机自豪地说:“现在我在这儿,动动遥控器,两个小时就能把煤场体积盘点完,又快又准。”
斗轮机无人值守改造也彻底解放了工人现场近距离操作。该公司率先开启华银公司系统单位斗轮机无人值守改造,目前2号斗轮机已实现远程操作。在控制室里,负责斗轮机操作的赵师傅通过监控设备和操作平台,轻松地控制着2号斗轮机。他说:“以前操作斗轮机又苦又累,现在坐在这干净的控制室里,操作方便又舒服,而且系统还特别智能,通过监控画面,斗轮机的一举一动都看得清清楚楚,操作起来心里有底多了。”
在大唐发电湘潭公司,科技还运用到了燃运程控系统上,DCS—NetPAC系统改造为燃运设备管理装上了“智慧大脑”:实时数据监控、历史数据查询、运行时长统计、声光报警等辅助手段的应用,使设备的运行状态一目了然。一旦设备出现异常,系统会立即发出警报,方便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大大提升了设备劣化分析能力,有效减少了设备故障的发生。
翻车机DCS控制系统改造也是新的突破点,2024年该项目提上改造日程,预计今年正式完成改造、调试并投入使用。该项目完成后将让翻车机操作更加精准、高效,降低作业风险,可一改以往翻车机作业现场嘈杂混乱、工人劳动强度大、易出安全事故等情况。
接下来,该公司将对1号和3号斗轮机进行无人值守改造,翻车机机器人摘、扶钩系统也即将上线,让科技赋能生产和安全管理,打造高效、安全、智能的燃运区新景象,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链接:https://www.xtol.cn/2025/03/11/99561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