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一起走过”——岳塘区建设路学校教师杨婕与学生的三个故事
新湘潭客户端
杨婕给学生们答疑解惑。(全媒体记者 欧阳天 摄)
最美的“一起走过”
——岳塘区建设路学校教师杨婕与学生的三个故事
全媒体记者 肖中华
“杨老师,好久不见,您还好吗?来美国一定记得跟我联系。”这是前不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大四华裔学生石泉给杨婕的微信留言。时隔14年,石泉仍记得在岳塘区建设路学校读书时,班主任杨婕和同学们给他无微不至的关心与帮助。
杨婕是建设路学校五年级年级组长,教两个班数学。她从教26年,当了近20年的班主任。在与孩子们一起走过的日子里,她感受到了教师这个职业的崇高与美丽。她曾被评为市优秀教师、市优秀班主任,多次获区政府嘉奖。
69分
2002年,杨婕调入建设路学校,所带班级有一名患有脑瘫的学生文文(化名)。她怀着包容的心与文文一起走过了难忘而美丽的6年。
从文文入学第一天起,杨婕就引导全班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文文,在学习和生活中帮助、照顾文文。她向学校提出申请,让文文拥有了走出教室到各个功能室上音乐课、美术课的机会。每次都是她跟同学们搀扶文文。
在温馨的班级氛围里,文文逐渐从自卑内向中走出来,与同学们的接触多了,一天天变得开朗自信。
文文刚学拼音时,哪怕是一个“a”的拼音都读得很费力,更不用说翘舌音了。杨婕利用课余时间带着几个女生用游戏形式教她发音吐字,一个字一个字地教,还经常读简单童谣给她听。功夫不负有心人,文文拼音过关打了69分。
三年二期,文文要做最后一次康复手术。“她哭着对我说不想去北京治病。我知道她是怕疼,便不断安慰、鼓励她,告诉她康复回来会有很大好转。那年暑假,文文在北京住院半个月,我写了好几封信给她,为她加油!”杨婕回忆。
20多年过去了,文文已为人妇为人母。每逢教师节,杨婕都会收到文文的祝福与问候,每次她都会回想起与孩子们相处的那些最美时光。
第三名
14年前,杨婕班上有一名加拿大华裔学生石泉。虽然只一起走过了两年,但这两年对石泉来说是“一次蜕变”。
“作为海外华裔移民,我们对后代有一个共同的担忧,担心在西方的歪曲宣传下,他们会对中国存在误解甚至偏见。”石泉母亲说,“石泉9岁时,我特意带着他回到我的故乡湘潭,让他在建设路学校上了两年的小学。”
杨捷从对中文要求不高的数学入手,帮石泉迅速提高中文水平。在班上倡导宽容互助的班风,鼓励同学们帮助石泉突破语言障碍,迅速融入新集体。
“我在建设路学校的学习经历堪称一次‘蜕变’,班主任杨老师扮演了重要角色。”石泉回忆,“在美国时我从未认真对待过学业。课堂对我来说就像玩耍时间,学习并不是我的优先事项。起初,我几乎不会说中文,更不用说解答涉及中文的应用题了。杨老师总是特别关注我,从一开始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我。她以严格与慈爱并重的教学方式让我有了持久学习的动力。”
杨婕经常表扬表现优异的同学。这点燃了石泉内心的斗志,让他下定决心好好学习。在杨婕的指导下,石泉从不会读写到期中考试取得了班级第三名的成绩。“那是我人生中的一个亮点。建设路学校的经历让我懂得了竞争和上进,为我回美国后初高中的学业及后来被美国排名第一的普林斯顿大学录取奠定了基础。去年5月,我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后顺利进入斯坦福大学的博士项目。”石泉动情地说。
从建设路学校离开时,同学们送了石泉许多礼物,脸谱书签、剪纸、毛笔、青花瓷勺子、中国结……他喜欢得不得了,至今仍像宝贝一样珍藏。
85分
在杨婕眼里,所有的学生都是她的孩子,都有无限的希望和可能。对那些“问题”学生,她同样给予慈母般的关爱,通过爱的陪伴唤醒他们。
学生小栩是休学半年后转入她所教班级的,经常会因一些小事闹情绪,比如就餐时突然跟同学闹矛盾,赌气不吃饭,还隔三岔五请假说生病了。
“这孩子到底怎么啦?”杨婕努力寻找这种情绪背后的原因。
“他小时候不是这样的。上小学后我们长期在外地工作,孩子由奶奶看管。有段时间他跟同学、老师闹矛盾,变得不怎么听话,就开始厌学了……”小栩母亲反映。
明白了小栩是由于小时候严重缺失父母的关注与关爱,以“偏激”的方式来保护自己,杨婕意识到这个孩子是可以慢慢改变的。于是,她努力尝试走近小栩。
杨老师不仅主动去发现小栩在生活、学习中的每一处闪光点和进步,还刻意安排一些任务给他,如帮老师整理桌椅物品,午餐时帮全班去食堂取饭等,然后在全班表扬他。她发现小栩对数学很感兴趣,便时不时让他回答能力范围内的问题,再慢慢让他挑战更难的提问。几次公开课小栩都能回答别人答不上来的题目。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许后,小栩在课堂上的笑容多了。进入五年级后,小栩的数学成绩稳定在85分以上。
有一次刚下课,小栩冲上讲台问:“杨老师,我能当一回小老师教别人做题吗?”“当然可以啊!”杨婕至今记得小栩有模有样给同学讲解题目的场景及带给她的感动——这是最美的教育,也是最美的同行。
标题:最美的“一起走过”——岳塘区建设路学校教师杨婕与学生的三个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xtol.cn/2025/03/06/99560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