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微信
  • 视频号
  • 抖音
首页 时政 正文

湘潭民企,未来可期!

2025-02-28 07:14 来源:湘潭在线编辑:罗斌

新湘潭客户端

湘潭日报社重大报道工作室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2月24日,在中央、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同一周内,湘潭及时召开落地会议,行动迅速,思路清晰,措施有力,足见对民营经济发展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

早在一个月前,湘潭就以“新春第一会”的形式,举行“湘潭服务 相当专业”服务品牌高质量招商引资和优化营商环境大会,随即出台《“湘潭服务 相当专业”护航营商“一个闭环两个体系”工作机制》《关于新形势下持续打造“湘潭服务 相当专业”服务品牌高质量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措施》等文件,用务实举措为企业营造优质、高效的发展环境。

这一系列行动释放的信号清晰而明确:在由新质生产力引领的新经济周期中,湘潭正以更加充足的信心和底气抓发展、谋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推动占据湘潭60%以上税收的民营经济突围破局,成为当前全局工作的题中之义。

(一)

稳中求进,方能行稳致远。

曾经一段时间,湘潭留给世人的印象,更多偏向于一座传统工业城市——产业体系大而不强、全而不精,企业科技含量有限、质效不高。

近几年通过持续推行“三改一扩”“智赋千企”、科技创新“133”行动计划等措施,湘潭整体“气质”发生了质的改变,经济运行已从“在化债中发展”转向“在发展中化债”,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向上向好,产业能级、水平和开放度开始跃升,经济规模、速度、质量、效益同步持续改善。尤其是作为湘潭高质量发展基石的民营经济,发展可圈可点,涌现出吉利汽车、蓝思科技、湖南裕能、亚辉龙、崇德科技、宏大真空、恒欣实业等诸多行业翘楚、“隐形冠军”。最近爆火的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其周边3D塑胶类食品玩具手办就产自湘潭本土民营企业桑尼森迪。

民营经济的崛起,并非一蹴而就。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市场经济大门逐步打开,民营企业在政策扶持下开始萌芽。从最早的乡镇企业到如今的行业巨头,民营经济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蜕变。如今,民营经济早已成为湘潭经济版图的重要支柱,占据了GDP的半壁江山。数据显示:目前湘潭98%的市场主体是民营企业,提供了九成以上的新增就业和科技创新成果。

透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从中窥见湘潭支持民营企业所付出的努力、结出的硕果。但回归到现实,我们也必须承认,和周边经济发达地区比,无论是民营企业的规模体量还是发展动能、市场活力,湘潭还存在一定差距。

(二)

这场座谈会上,与会的民营企业家结合自身实践,直言不讳地指出了当前湘潭民营经济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所在。比如,政策供给精准度不高、工业服务能力亟需提升、资源要素保障不够到位、创新动能有待激发,等等。

这些问题的产生,固然与湘潭本身经济基础和发展条件有关,然而它并不是湘潭裹足不前的理由。相反,在正视问题短板的基础上,积极挖掘自身优势,因时、因地探索适合本土民营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持续提升民营经济创新力、竞争力和综合实力,这才是湘潭一直在努力做的工作。

这场会议,也为这份持之以恒的“努力”作了注脚,传递出湘潭坚定做好民营经济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结合会议内容,我们归纳总结了三个关键词——

穿透问题——例如,针对民营企业反映强烈的综合运营成本较高、资源要素保障不到位等问题, 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市常态长效开展“送解优”专项行动,发挥湘潭劳动力成本低、房价等生活成本低等比较优势,在水、电、气、用工、物流等方面精准发力,帮助民营企业降本增效。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金融机构为民营企业提供便捷优惠的支持与服务。推动各级各部门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协同发力推进为基层减负赋能向企业延伸,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安心发展。

优化服务——政务服务,是人民至上的一面镜子,是营商环境的一块“试金石”。针对民营企业诟病的获得感不强,部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散、泛、空等痛点问题,湘潭承诺一方面做好政策的“加法”,凡是党中央定了的坚决执行,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推动各项政策举措更好赋能企业发展;另一方面,做好政策的“减法”,在广泛听取企业意见的基础上,全面清理湘潭市现行政策文件,及时废止一些束缚企业发展手脚的不合时宜的政策,不断优化一些行之有效的政策。

树立品牌——会议旗帜鲜明地提出,围绕民营经济发展,湘潭将重点干好三件事。第一件事,坚决兑现涉及民营企业的政府工程款、上级资金和支持政策“三个不拖欠”承诺;第二件事,坚决执行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26条硬措施,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第三件事,所有政府性、公共性投资一视同仁,坚决破除民营企业在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障碍,让各类经营主体竞相生长。

同时,严肃查处一切涉企服务中“不作为”“乱作为”“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风,一切“影子股东”、关联交易、设租寻租等靠企吃企问题,努力营造尊商重商安商亲商的浓厚氛围,持续擦亮“湘潭服务、相当专业”服务品牌。

(三)

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不是孤立、静态的,而是一个动态、综合和相互关联的系统工程,它涉及政策环境、市场机制、企业管理、法治保障等多方面的协调统一。构建一个稳健、活跃、多元且具有竞争力的民营经济新发展格局,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把握客观要求,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调控和引导,才能少走弯路、回头路。

近年来,无论是立足湘潭,还是放眼全省、全国,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府出台了减税降费、优化营商环境、鼓励科技创新等一系列利好政策,这些措施如同及时雨,让企业家们吃下了“定心丸”。然而,民营经济的发展并非没有隐忧,民营企业不仅要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还要在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中找到生存之道,特别在当前不确定性增加的大背景下,更是承受了不小的压力。

“把民营企业家当自家人,把民营企业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办,主动服务、靠前服务、上门服务,让政策红利精准滴灌到企业发展的关键节点。”为保障每一项政策落细落实,市委、市政府亮出了鲜明态度——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民营经济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当好领头羊、施工员、监督员,定期听取意见建议,研究解决困难问题。市委统战部要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市工商联要发挥群团组织作用,把民营经济人士团结在党的周围,更好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建立健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工作机制,优化联系服务平台,健全常态化政企沟通机制,全方位畅通民营经济人士建言献策、政治参与的有效渠道,让政企实现“双向奔赴”。

广泛宣传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坚定企业家信心,稳定企业家预期。主动讲好湘潭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故事,唱响湘潭发展光明论,凝聚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和周边发达地区的民营企业相仿,湘潭的民营企业同样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创新精神,它们擅长在逆境中寻找出路,在危机中发现机遇,努力走在市场曲线前面。

当下,湘潭正在举非常之力、举非常之策,坚定地和民营企业站在一起。这些“非常”背后,目的是突破传统发展模式的桎梏,推动湘潭民营经济乃至整体社会经济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当一座城市愿意与企业相互成就、共同成长,当企业家精神遇上专业务实的政务服务环境,我们有理由相信,湘潭民企,未来可期!

(总策划:龙香玖 本文采写:王超)

标题:湘潭民企,未来可期!

本文链接:https://www.xtol.cn/2025/02/28/99559995.html

专题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