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微信
  • 视频号
  • 抖音

“自治典范”背后的“法治密码”——云龙山庄小区治理模式再观察

2024-12-31 07:40 来源:湘潭在线作者:刘建强 陈源 王之琪编辑:罗斌

新湘潭客户端

“自治典范”背后的“法治密码”

——云龙山庄小区治理模式再观察

全媒体记者 刘建强 通讯员 陈源 王之琪

曾经,为了解决管理混乱的问题,湘潭县易俗河镇云龙山庄小区采取过引进物业、聘请保洁、成立临时业委会等多种措施,但都治标不治本。

如今,云龙山庄小区实现了从卫生糟糕、纠纷频发、治安混乱到整洁有序、志愿服务、自主创收的华丽转身,成为诸多媒体争相报道、大量访客纷赴学习的“明星小区”。

从“乱”到“治”,从“无人管”到“争相唱”,云龙山庄小区的治理实践,是湘潭市近年来着力推进以法治之“力”护航自治之“势”的生动体现。

凝聚法治之力

破解小区治理难题

花果山社区曾帮助小区引进了物业公司,但物业费总是收不齐,勉强维持了几年后公司就主动撤出。2021年在镇政府、社区的支持下,两名退休党员干部牵头成立了小区的功能型党支部和业委会,居民虽然深信两名老同志,但却直白地问:“你们是能干好,但以后你们不干了又怎么办?”

如何让居民都树立建设“共同家园”的“主人翁”意识是个关键问题。为了解决居民的担忧,激起大家的共建热情,新成立的党支部联合乡镇司法所在小区内支起了法治宣传点,专门为居民讲解《民法典》《物业管理条例》等涉及业主权利和物业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当大家了解到,原来业主除了对自己的住宅享有权利之外,还对小区内的道路、绿地、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及其产生的收入同样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纷纷表示,“既然是大家的小区,凭什么不能由我们自己做主?”“原来对于外来车辆侵占道路的问题并非束手无策。”

在民主协商之后,业委会将自治管理费由原来的每年300元提高到了400元,不到一个月,收费率就达100%。加上其他来源,筹措经费近50万元,为小区提质改造打下坚实基础。

树立法治之纲

破解小区建设难题

有了共同的目标,但是究竟要怎么改造,如何决定?小区居民讨论得热火朝天,但是没有一致意见就难以动工。

在社区法律顾问的指导下,业委会带领居民共同研究了一个月,八次易稿,制定了《云龙山庄小区业主自治管理规约》(以下简称《规约》),并经过乡镇司法所的法制审核,详细规定业主的权利义务、业委会的职责义务、经费管理、物业管理、自治管理、矛盾调解、违约处理等9个方面内容,将小区的议事、办事章程都规定得清清楚楚。

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具体的建设方案很快就出炉了。如,一开始大家对要不要开放小区给外来车辆停车有很大的争议,最后按照《规约》的投票程序决定将闲置车位有偿开放,该项目2023年为小区增收12000余元。而在讨论如何开展小区的文娱体育活动时,大家各有想法,关键矛盾在于小区的空地不够多,后来,在社区法律顾问的帮助下,小区将物业管理房产权回收,有了更大的空间,小区的空地建起了孩子们的“游乐天地”,小独栋里开辟了图书室和老年活动室,孩子的欢声笑语,球桌旁的乒乒乓乓,休闲亭里喝茶聊天的低声细语,交织成了来年春天小区的“最美乐章”。

依照《规约》,从治安防护、路灯照明,到停车充电、晾衣晒被,居民着急的、关注的问题,一切都在“有序”中一一解决。

善用法治之方

破解居民生活难题

曾经有居民在楼顶养鸡、种菜,水漏到楼下,有的居民夫妻感情不和爱吵架、婆媳矛盾多,有的居民长期在外打工遇到劳动纠纷不知该怎么处理……

业委会联合社区,针对每栋的具体安全隐患一次次上门,讲解《民法典》《消防法》等有关内容,反复做工作,请来云梯车,将土壤、杂物全部清理,费用由养鸡种菜的居民承担。“必要时,就是要敢于用规则去碰硬,‘做通一户教育一片’。”业委会的一名成员曾这样对记者说。

作为一个没有物业公司的小区要如何维护秩序?云龙山庄小区充分利用《规约》打造具有特色的管理模式。小区成立志愿服务队,组成爱卫、宣传、帮教、文明劝导4支志愿队伍,定期组建、吸纳新成员,让志愿力量源源不断地充实小区的管理和服务。在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疫情防控等任务中,志愿队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小区治理成本也由物业公司管理的每年近50万元下降到20万元左右。

而针对小区矛盾纠纷较多的情况,《规约》将纠纷的调处、协调规定为业委会及楼栋长、单元长的工作职责。充分调动老党员、离退休干部、居民代表等,成立了以小区“调解里手”为首席调解员的小区“矛盾纠纷调解室”,倡导小区内发生的矛盾纠纷,优先接受人民调解,并规定调解过程中双方当事人“要摆事实、讲道理,不得饮酒、争吵、随意走动、退场、骂人、侮辱对方、进行人身攻击……”小区的报案率、出警率从2021年的30%下降到2023年底的5%。

云龙山庄的“逆生长”,是小区居民交出的一份共建答卷,也是湘潭市着力推进基层法治建设结出的丰硕成果。

近年来,湘潭市推动在全市配备330名村(居)法律顾问,完成对全市755个村、196个社区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法制审核工作,组建全市范围“八五”普法讲师团和普法志愿者队伍,年均开展普法宣传1000余场,受惠群众10万余人,建成覆盖全市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1171个,年均调解案件1.6万余件,法治的力量正在源源不断地注入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之中。

从“平安”到“长安”,从“善治”到“长治”,基层法治的每一步都使得全面依法治市的基础更加坚实。

标题:“自治典范”背后的“法治密码”——云龙山庄小区治理模式再观察

本文链接:https://www.xtol.cn/2024/12/31/99556429.html

专题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