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微信
  • 视频号
  • 抖音
首页 社会 正文

1000多件票证纸品见证湘潭记忆

2024-12-31 07:21 来源:湘潭在线作者:谷桔 罗永忠 方阳编辑:罗斌

新湘潭客户端

600-xxt2024-12-31~1|1952年发行的代耕工票。 (本报记者 方阳 摄)e436.jpg

1952年发行的代耕工票。    (全媒体记者 方阳 摄)

湘潭在线12月31日讯(全媒体记者 谷桔 通讯员 罗永忠)12月30日,雨湖区白石古玩街二楼的“记忆湘潭”票证纸品收藏展精彩纷呈,吸引许多市民及从全省各地赶来的收藏爱好者参观。这些珍贵的票证和纸品,反映了湘潭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特别是湘潭和平解放75年以来的城市变迁,见证了湘潭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这次展览汇集8位收藏爱好者部分藏品1000多件,布展34个邮展标准框,共计554个标准贴片。展出的藏品有晚清民国时期的田赋券、民国时期湖南省第一家制伞厂——湘潭“彭正大”雨伞铜商标,有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地下党印制张贴的迎解放布告,有20世纪50年代初的湘潭老报纸,有湘潭特产龙牌酱油、灯芯糕的老商标,还有计划经济时期湘潭的粮票、布票、油票、肉票、棉花票、鞋票、棉被票、蚊帐票、糖票、盐票、粉丝票、烟票、煤票、单车票、缝纫机票等等。另外还有毕业证、立功喜报,以及电影票、戏票,改革开放之后舞厅、卡拉OK厅使用的舞票、娱乐票等,琳琅满目,一应俱全,让人目不暇接。

在众多的票证纸品中,一枚1952年湘潭县人民政府发行的“代耕工票”更是引人注目。这枚代耕工票,计普通工1个,计大米6市斤,其规定“限于革命烈士之父母、妻子及未满16岁的弟妹享受”。这是湘潭县人民政府发给烈士家属后,烈士家属在农忙时付给代耕农民的劳动报酬。据《湘潭市志》记载,1951年湘潭全市共代耕11258户,代耕田土63491亩,充分体现政府对军烈属的关怀和照顾。这枚代耕工票历经70多年,存世极其稀少,弥足珍贵,它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湘潭市拥军优属的光辉历史。

标题:1000多件票证纸品见证湘潭记忆

本文链接:https://www.xtol.cn/2024/12/31/99555939.html

专题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