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民政局联合湘潭大学 打造困境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湘潭样板”
新湘潭客户端
湘潭市民政局联合湘潭大学——
打造困境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湘潭样板”
全媒体记者 吴珊
困境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与难点,为有效提升困境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湘潭市民政局联合湘潭大学开展“润心伴成长,同心护未来”心理健康关爱项目,以校地合作为基础,以精准测评、心理团辅和个案服务为主要路径,通过严谨的流程设计与创新的干预模式,实现高效服务,为困境与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提供“湘潭样板”。
校地融合高起点完成心理测评环节
湘潭市民政局与湘潭大学社会工作教育中心达成校地合作意向,聚焦困境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进行合作。心理测评和分析是整个项目的起点,测评问卷是否科学、严谨,直接关系到后续的介入过程能否做到合理、精准。湘潭大学儿童心理健康测评团队由具备心理学、社会工作、统计学等专业背景的师生构成,他们紧跟儿童心理研究前沿,经过多轮研讨和测试,最终确定适合的问卷和量表。为保证数据的真实准确,项目严格挑选访员并进行培训,测评过程实行“访员负责制”,将有效问卷采取Epidata双录入并运用Stata软件对数据进行专业分析。测评基于心理状况量表(Kessler10)、智能手机成瘾量表(SAS-SV)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构建了一个心理健康综合指标,根据测评结果,将湘潭市1002个接受测评的困境儿童与农村留守儿童分为红色预警(15.27%)、黄色重点关注(30.84%)、蓝色常态帮扶(53.89%)三类建档管理。
五社联动高标准推进心理团辅环节
联合市心理学会、湘潭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等单位的资深心理专家,根据儿童的现实状况和需求制订高质量的心理团辅方案。心理专家在互动充分基础上,用因地制宜、生动有趣的课程引导儿童提高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进而构建良好心理调适机制、有效预防心理问题。2024年7月,湘潭市部分农村地区遭受洪灾,心理团辅专家通过富有趣味性的游戏治疗、自由表达的绘画活动和温馨感人的故事分享,帮助孩子释放因洪灾积压的恐惧与焦虑;通过细心倾听和积极引导,鼓励孩子勇敢直面灾难带来的各种变化;讲授应对灾害的关键技能和策略,帮助孩子们提升应对灾害的能力。10月,针对韶山市农村留守儿童中普遍存在的不善沟通、情感孤独等问题,开展“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拥抱孤独、绽放青春”心理团辅活动,有力提升了孩子们感知自我情绪、大胆交往的能力。
专家会诊高质量实施个案工作环节
在前期心理测评和团辅的基础上,项目还运用社会工作个案工作法,完成15个以上的专业个案。为保证个案工作的规范性和专业性,项目承接机构组建由专家顾问、专业督导、一线社工等构成的个案工作团队。团队通过评估筛查,结合乡镇社工站和基层村(社区)的反馈圈定个案入选大名单;组织专家集体会诊,根据典型性、创新性和可行性等标准,从大名单确定需要深度介入的个案,在预估和方案撰写等环节给一线社工和实习生以专业指导;专家顾问指导或专业督导带领一线社工和实习生,对存在心理痛苦指数高、手机成瘾、遭受生活事件创伤的服务对象进行深度介入和持续追踪,提供精神慰藉、心理疏导、人际调适、社会融入等专业服务,切实改善服务对象面临的各类困境。
湘潭市民政局以精准测评为起点,以团辅和个案为干预抓手,探索通过校地融合、多元力量介入困境儿童与农村留守儿童的做法取得明显成效。对象精准化,保证了项目执行科学、规范,对困境儿童的界定精准、高效。服务精细化,强化了父母与儿童间的情感联系和亲子互动模式,切实改善了儿童的情绪认知、抗压能力。成果精确化,形成了一份困境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问题及成因的定量研究报告,一份构建困境与留守儿童心理关爱社会支持体系的政策研究报告,为持续的关爱帮扶工作提供了有效依据。
标题:湘潭市民政局联合湘潭大学 打造困境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湘潭样板”
本文链接:https://www.xtol.cn/2024/12/30/99555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