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吨袋”变“钱袋”
新湘潭客户端
全媒体记者 王希台
韶山市杨林乡云源村低山丘陵多,农业资源先天禀赋不足,因位置较偏、基础薄弱,2021年前,没有一个产业,村级集体经济每年仅有几万元的租金来源。
云源村村党总支书记兼主任汤治军的当选,慢慢扭转了这个局面。
“85后”的汤治军是一位“兵支书”,经营过劳务公司、担任过园区招商工作,满脑子都是“点子”。
一次偶然机会,汤治军认识了韶山市蘅祥包装材料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得知企业存在用工难题。
“可以把加工厂建在我们村上,一来可以解决劳动力问题,二来还可以降低租厂房的成本。”在汤治军的建议下,2021年,韶山市蘅祥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正式落户云源村村部,并于当年建成投产。
韶山市蘅祥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罗奇韬介绍,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工业集装袋、编织袋的企业,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氧化铝、铁合金、金属硅等行业。
“集装袋又称吨袋,是一种常见的柔性集装袋材料,具有承重能力强、耐用、方便搬运等特点,在物流运输、工业生产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汤治军介绍,一个自重约5公斤的吨袋,可以装下上吨重的各类工业原料货物。
汤治军介绍,吨袋加工厂落户村部,实现了双赢。对企业来说,不仅解决了招工难,还降低了厂房租赁成本;对村上来说,解决了14人的就业岗位,带动了村民家门口增收,同时村部闲置的场地每年有了近3万元的租金。
车间里,合着缝纫机的“哒哒”声,身着围裙、臂戴袖套的女职工们正认真地制作吨袋。其中,还有4位来自宁乡市东湖塘镇的村民。“我就是宁乡的,家离这里也近。在这里上班一个月有3000多元工资,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我觉得挺好的。”一位中年女职工笑着说。
“我们生产的吨袋主要销往云贵川地区,一天产量是300至500个,每年销售额有200至300万元。”罗奇韬介绍,这个加工基地不会产生污染,工作时间较为灵活,每年能为村民们带来50至60万元工资收入。
把吨袋加工厂建到村民家门口,把就业岗位带到村民身边,为村民就近就业、增收致富创造便利条件,云源村真正实现“吨袋”变“钱袋”。
吨袋加工厂,激活了云源村一池春水。紧接着,云源村“90后”党员汤某回村投入60万元建特色食品加工厂,致富带头人钟某回村大规模种植红薯……近几年,来云源村考察洽谈、签约建厂的人一波接着一波,村“两委”的新作为给云源村带来新气象。
标题:“吨袋”变“钱袋”
本文链接:https://www.xtol.cn/2024/12/27/99555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