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革命文化遗址丨黎氏故居
新湘潭客户端
黎氏故居。 (全媒体记者 李新辉 摄)
“走进革命文化遗址”系列报道⑳
黎氏故居
全媒体记者 谷桔
地理位置:湘潭县中路铺镇菱角村
红色故事: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这里诞生了黎锦熙、黎锦晖、黎锦曜、黎锦纾、黎锦炯、黎锦明、黎锦光、黎锦扬八兄弟,被人们称为“黎氏八骏”。黎氏故居由他们的祖父所建,是当时档次较高、规模较大的民居建筑,土砖青瓦木质结构,原有房屋共47间,占地面积12亩,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黎氏八骏”的祖父在四川任学政,告老还乡后在这里买地置房,办了杉溪学堂。黎氏兄弟都在学堂读过书,早年受维新思想和“五四”新思潮影响,个个思想进步,建树颇高。
黎锦熙,早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在长沙创办《湖南公报》,主张民治,抨击袁世凯的倒行逆施。他是我国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教育家,著述达400多种,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院士。
黎锦晖,杰出的音乐家,我国新歌剧、通俗歌曲、儿童歌舞剧的开拓者。
黎锦曜,著名的采矿专家。
黎锦纾,早年留学德国,与朱德、徐冰同学,于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获德国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回国后长期从事教育工作,被称为“平民教育家”。
黎锦炯,著名铁道和桥梁专家。
黎锦明,著名作家。
黎锦光,作曲家,《夜来香》《采槟榔》等脍炙人口的歌曲都出自他之手。
黎锦扬,长期从事文学创作,是著名的美籍华裔作家。
黎氏兄弟早年与毛泽东有过不同程度的交往,黎锦熙曾任毛泽东的历史老师。新中国成立后,黎氏兄弟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为我国科学、文化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