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优校长(书记)故事——欧阳小蒂:扎根乡村教育 三十载初心不改
新湘潭客户端
校长(书记)心声
希望通过自己和同事们的坚守,让“乡村更缺老师”逐渐成为过去,乡村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跟城区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
——湘潭县锦石乡锦石中心小学校长 欧阳小蒂
春节前夕,湘潭县锦石中心小学校长欧阳小蒂把接受采访的地点选在了学校。“我家离校近,寒假就在学校值守,方便其他老师尤其是外地年轻老师安心休假。”
欧阳小蒂给教师上思政课。 (全媒体记者 欧阳天 摄)
坚守乡村
“农村更缺老师。”当了一辈子乡村教师的父亲在欧阳小蒂参加工作那年说的这句话,激励他在乡村讲台一站便是30年。参加工作以来,欧阳小蒂曾有多次机会入城工作。但一想起父亲这句话,他就果断放弃了。1971年出生的欧阳小蒂1993年毕业于长沙教育学院,他参加工作时城里正缺老师。回家听了父亲的这句话后,他毅然放弃入城机会,选择回家乡锦石。
他先后在胜利小学、纯塘小学、锦石中学、群力小学任教或担任行政职务,2004年起任锦石中心小学校长兼锦石小学片管区支部书记。“胜利小学地处偏僻,背靠大山,一遇大雨,水便渗进一楼的教室和教师宿舍,第一个月的工资是180元。”欧阳小蒂对参加工作的第一所学校印象深刻,“农村学校虽然条件艰苦,但我不后悔当年的选择。”
欧阳小蒂在锦石中心小学待的时间最长,对这所学校充满了感情。“长时间在这所学校工作,我将学校当成了生命的一部分,教师和学生都是我的亲人。”
认真执教
欧阳小蒂的名字有点特别。“名字是父亲取的,我有两个姐姐,生下我后父母特别高兴,‘蒂’与‘弟’谐音,取根深蒂固、健康成长之意。”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家庭的希望。欧阳小蒂也感受到了父母对孩子的那份爱与期盼。“作为老师、作为校长,如何将这份爱和期盼传递并放大呢?那就是教好书、办好学校。”
为践行立德树人使命,欧阳小蒂用心跟孩子们交流,走入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努力让每一个生命都根深蒂固、摇曳多姿。
几年前,一名平时成绩挺好的五年级学生突然变得不安分起来,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按时完成,专跟老师家长对着干。欧阳小蒂和班主任及时家访,多次与学生单独谈心。“在家校共同努力下,这名孩子顺利度过了提前到来的叛逆期,考上了理想的初中和高中,前不久被一所知名高校提前录取。他每次回锦石,第一件事便是来看我。”
刚刚结束的这个学期,外校转来了一名学生。这名学生特别调皮,上课不能安静地坐在椅子上,经常跟同学闹矛盾,将老师的话当成耳边风。“如果你老是这种表现,在班上不会有朋友,那可一点也不好玩。”工作、教学之余,欧阳小蒂多次作这名学生的思想工作,每天下午放学后义务教他练书法,培养他的坐功。一个学期下来,这名孩子能安静地听完一堂课了,跟同学老师的关系也改善了许多。“如果没有欧阳校长这么耐心地引导,孩子不可能有这么明显的转变。”家长感激地说。
打造队伍
农村学校教师流动频繁,办好学校一个重要的前提便是留住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欧阳小蒂用父亲的话激励自己用心将教师留下来,避免孤军作战。
他特别关注时事政治,每天坚持看新闻资讯,将积累的时事知识及时给全校教师上思政课。前不久,他通过中西方制度的差异重点向广大教师讲解了制度自信,让广大教师大受启发之下增强为乡村振兴作贡献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他挤出宝贵的办公经费积极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有人提出质疑,认为有些教师翅膀硬了就‘飞’走了。但我认为‘飞’走没关系,说明我们为教育系统培养了优秀人才。”
学校在校园附近租楼房解决教师住房问题,对年纪大、身体不好的教师给予适当照顾,在评优评先上向一线教师倾斜……多重激励下,锦石中心小学的教师队伍相对稳定,多名教师在全市、全省、全国赛课中获一等奖。
正是因为打造了一支稳定、优秀的教师队伍,锦石中心小学的教学质量稳居该乡小学综合考核第一名,在湘潭县教育局综合评估中多次名列前茅,在湘潭县艺体比赛中多次获一等奖,在校学生由20年前的200多人增加到如今的600多人。
执教30年的欧阳小蒂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回应了父亲的期许,曾获湘潭县十佳校长,2020至2022年连续三年被评为湘潭县优秀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