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深化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丨伟人故里满眼春
新湘潭客户端
伟人故里满眼春
——湘潭市深化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纪实
全媒体记者 谢雨芬 通讯员 李薇 王彦淇
初冬时节,登顶昭山,仍是满目翠色、林海茫茫,山水交映,如诗如画。漫步湖湘公园,树影婆娑,鸟儿蹁跹,诗意栖居莲城,不是梦想。
如果说红色是伟人故里湘潭最厚重的底色,那绿色一定是这座活力之城最靓丽的颜色。近年来,湘潭市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深做实林长制,打造美丽家园,特别是自成功获评“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以来,全市生态文明理念更加厚植,生态功能更加完善,一幅幅绿色画卷在莲城大地徐徐展开。
全域推进 城乡绕绿
部分绿化灌木干枯、绿化带内布满垃圾,改造前,岳塘区宝塔街道云盘安置区的卫生状况堪忧。前不久,街道及时增绿补绿280平方米,同时放置草皮,开展卫生大清扫,小区居民切身感受到“绿意更浓了,居住环境更好了”。
老旧小区一直是城市绿化的痛点、难点。近年来,湘潭大力开展老旧小区补绿增绿,在全市55个社区老旧小区种植乔木5000余株,有效解决了老旧小区绿化面积不足和质量不高的问题,改善了小区环境。
在城区,湖湘公园、碧泉湖公园、九华湖德文化公园、锰矿矿山公园等城市公园陆续建成,实现“还绿于民”。湘潭在全省率先建成10公里长的森林步道,对绿色通道、长株潭森林城市群绿心区进行提质改造。在湘江流域投资2400余万元实施退耕还林还湿试点工程,成为全省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工程。如今,无论是走在繁华的主街道,还是背街小巷,随处都能找到停留休憩、健身娱乐的公园、游园,湘潭城区基本实现了出门见绿,回眸即景。
城区之外,“见缝插针”式的添绿,让这份绿意更显浓墨重彩。湘潭将乡村科学绿化美化纳入“林长制”考核,以奖代补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对韶山市清溪镇清溪村等9个村予以道路绿化美化项目资金支持,大力开展以乡村五边绿化等为重点的造林绿化工作,目前已建成国家级森林乡村25个,省级森林乡村(绿色村庄)530个,占全市村庄比例超过75%,村屯绿化率52.16%。全市2068株古树名木逐一建档挂牌,古树名木保护率达100%。
项目资金的投入为湘潭增绿量、补绿植、提绿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近几年,湘潭共计争取中央林业改革发展和生态保护恢复资金、省级林业生态保护修复及发展专项资金6.1亿元。2022年争取到国家重点项目——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总投资3.26亿元,项目建设期两年,预计完成营造林和油茶营造16.9万亩。
得益于高位推动、全域推进和有力保障,近五年,湘潭市完成营造林10.34万公顷,目前森林覆盖率稳定在42.42%以上,森林蓄积量达1052万立方米,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01平方米。湘潭县、韶山市、湘乡市均成功创建“湖南省森林城市”,湘潭市成为全省唯一所辖县(市)全部获此殊荣的市州。
你我共建 人勤山青
岳塘区楠木村,一株株楠木、桂花树长势喜人。目前,湘潭已建成23个市级义务植树示范基地,打造了150多个义务植树和绿化认建认养示范点,先后打造了“省政协林”“碳中和林”“环保志愿者林”“步步高公益林”“潇湘晨报读者林”等多个主题义务植树基地。
每年植树节,湘潭市五大家主要领导带头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市直单位和县(市)区开展多形式的认建认养树木活动和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活动,近五年累计880万人次义务植树2788万株,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稳定在95%以上,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均在90%以上,市民对绿化重要性知晓率达到97%。
韶山市以争创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在“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模式下实施开展“我在主席家乡养棵树”公益认养项目。2019年至今,该活动参与认养人次已达1.6万,累计获得社会捐款156万余元。韶山市被全国绿委办授予国家“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称号。
大地植绿,心中播绿。市委书记、市长每年3月12日发表署名文章,带头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湘潭常态化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机关、进校园、进基层活动,向全市90余家单位发放和赠送《湘潭古树名木精粹》《湘潭鸟类资源汇编》《湘女〈一棵树 一座城〉征文作品》,在35家宣传效果好、社会影响力大的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学校、国有林场、公园设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传栏”。教育部门每年组织中小学生开展植树活动和领养树木活动,开展“环保班级”“环保小卫士”“争做护绿小使者”“绿色学校”创评活动等。
此外,市创森办通过深化国家森林城市流动大舞台下基层、发放宣传资料、拍摄播放公益宣传片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更多的居民响应建设绿色美丽家园,营造全社会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产业发力 生态惠民
在深化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持续“发酵”下,湘潭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不断被释放和转化。以林地生态资源为依托,湘潭大力推进油茶、花卉苗木、竹木加工、林下经济、森林康养等林业产业规模化发展,人民群众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生态成果。
地处长株潭绿心区的盘龙大观园森林康养基地,是国家4A级景区,森林覆盖率达85.63%,有中南地区规模最大、花卉数量最多、品种最全的赏花基地。今年9月,第二届湖南花卉苗木博览会走进花海世界湘潭盘龙大观园,为社会各界奉上了一场姹紫嫣红的繁花盛宴,现场打卡人数总计30万人次,“云”看展近3000万人次,线上线下交易1.6万多单,交易额超2200万元。
位于湘潭县中路铺镇的齐白石省级森林公园,总面积766公顷,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森林覆盖率达90.6%。湘潭县把白石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与森林景观相结合,将该公园打造成长株潭生态文化旅游中心,2022年入园人数达7万余人次。前不久湘潭县发布的一批重大文旅招商项目中,齐白石省级森林公园位列其中,未来将依托这里丰富的森林资源,打造森林观光体验中心、文创工坊、民宿、研学写生基地和康养度假区等。
油茶种植在湘乡市有悠久历史,目前种植面积近15万亩。近年来,湘乡市大力推进油茶低产林改造和茶油小作坊升级改造,挖掘茶油及其副产品的市场潜力,让当地村民依靠种植油茶脱贫致富。今年,该市出台了油茶产业三年行动方案,计划打造油茶特色小镇,建设油茶农庄,促进油茶与旅游、康养、科普、文化产业深度融合。
韶山市立足红色资源和森林资源优势,相继完成了红林花海、樱花产业园、金景丰现代葡萄产业园等精品生态旅游项目的建设;建设了韶润村红色人家、银田特色小镇、杨林乡紫薇园山庄和家庭农场采摘等乡村旅游点,提质改造了毛泽东小道和毛泽东纪念林;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建设韶山风景名胜区门楼停靠站、张旭冲中心站和韶山村美丽乡村建设3P项目,全面助力全域旅游。
雨湖区鹤岭镇晶鑫村打造“一村一品”,选取“鲁班弟子家居产业项目”为本村特色乡村产业。项目入驻企业均为林产品深加工企业,项目落地以来,已累计为村集体经济增收70余万元,解决当地群众就业200余人,为本村村民直接增收800余万元。
森林城市,全民共建;生态福祉,全民共享。如今的湘潭,城市与乡村、山川与田野越来越美,知名度、美誉度越来越高,城市综合竞争力越来越强,一个绿意盎然、生机蓬勃的新湘潭正张开双臂温暖父老乡亲、迎接八方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