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优校长故事——冯澜:“三驾马车”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新湘潭客户端
冯澜(左一)与学校相关负责人一起研究今年寒假工作安排。(本报记者 欧阳天 摄)
校长心声
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有思想、有素质、开拓进取的校长。
——岳塘区建设路学校校长冯澜
“一个好校长应充分发挥担当精神,把自己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情怀转化为整个学校的发展动能。”岁末年初,岳塘区建设路学校校长冯澜与我们分享他的治校理念。
追求教育高质量发展,冯澜站在儿童立场,坚持人本管理,践行科研兴校,三管齐下带领广大教职工努力将建设路学校打造成“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社会信任”的好学校。
儿童立场
“和试卷上的分数相比,我更在乎的是,学校是否真正给了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机会。”冯澜坦言,他欣赏的孩子须具备3个显著特点:身心健康、爱国情怀、向上向善。
为了将孩子培养成自己所欣赏的人,冯澜和他的管理团队践行“以健康的教育培育健康的学生”这一教育理念,始终将孩子的身心健康摆在第一位,从体育运动、个性特长、交通安全、心理健康、创新思维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教育与引导。
2020年5月,建设路学校争取到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410万元,利用寒暑假对校园旧教学楼(始建于1982年)及操场进行安全整改和全面提质改造。2021年秋季开学,师生和家长们欣喜地发现,学校足球场、篮球场、跑道等焕然一新,校园地面再也不积水了,旧教学楼添置了崭新稳固的楼梯通道……学校变漂亮了,变新了,变得更安全了。
近年来,建设路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湖南省文明卫生单位、湖南省安全文明校园、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湘潭市青少年科技模型活动窗口学校等20余项荣誉称号。
“每一项荣誉都是对孩子全面发展的肯定、赏识与激励。”冯澜说。
人本管理
在与冯澜的交流中,我们发现,他对学校每位老师的个性特长、教学风格如数家珍。每次新学期开学迎新讲话和家长会,冯澜总会不吝言辞地对老师进行重点推介和赏识肯定。
冯澜是个有心人,对全校教师的辛勤付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从早自习、上课、课间操、中午陪孩子吃饭、午休值守到下午的课后服务,都有我们教师忙碌的身影。孩子在哪,老师就在哪……”一次家长会上,冯澜这样推介老师。
冯澜认为,一位好老师应该具备如下特质:爱心、责任感和专业能力。爱从哪里来?从学校这个温暖的大家庭来,从校领导的人文关怀中来。这方面,校长传递爱与支持特别关键。
工作中冯澜倡导人本管理,对班子成员尊重信任,大胆放手,分层管理、分工负责,不断实现班子成员的自我优化与高效运营。对教职工更是从工作、教学、生活等方面给予关心与帮助。近年来,建设路学校有意识地鼓励每位中青年教师参与赛课和论文评比,促进教师个人专业素养提升,积累教学经验,提升科研水平。
冯澜淡泊个人名利。近8年来,他仅在去年9月申报参评并获湘潭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平时的评先评优机会他都让给了其他老师。
人本管理是以爱育爱的摇篮。冯澜欣喜地发现,人本管理之下,全校教师敬业精神、奉献精神与日俱增:有的老师花一个多小时带孩子们吃完中餐后,自己再吃已经冷却的饭菜;放学后有些家长没有按时来接孩子,班主任陪着孩子等待半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为了开好家长会,白天忙于教学的老师们连续几个晚上加班,探讨如何跟家长进行有效交流……
科研兴校
“要充分认识自己的责任,为办好教育而思,为学校发展而谋,充分发挥核心主导作用,使自己成为一面旗帜,引领凝聚教师一起追梦。而要做到这一点,校长必须善于学习、深入研究、勤于反思,科研兴校。”冯澜深有感触地说。
带着问题研究,确定目标学习。近年来,冯澜主持省级“十三五”规划课题的研究,带动学校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近两年来,学校已有两个省级课题按期结题。在目前“双减”大背景下,学校又开展了阅读与作业减负、课堂提质等相关课题的研究。他先后撰写了《农村小学学生上学难》等多篇调研报告。特别是2017年撰写的《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调研报告被省教育厅作为内参采用并上报教育部,是当年湘潭市教育系统被采用的两篇调研报告之一。
冯澜坚信,赏识儿童、成就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基点和基础,而科研引领将促进建设路学校迈入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与此同时,冯澜特别谦虚低调:“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在建设路学校、在岳塘区教育系统比我优秀的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