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优校长故事——陈静:用爱坚守 砥砺前行
新湘潭客户端
在见陈静之前,就听说她集省优秀教师、省优秀少先队中队辅导员、省基础教育小学语文教学资源建设专家、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评审专家、湘潭市中小学名校长工作室成员等荣誉于一身,她负责管理的区属小学获得了一个又一个国家级称号。这让我们特别好奇,这位岳塘区育才教育集团的校长是怎样的人?她的教育生涯里有过哪些故事?近日,我们采访了陈静。
校长语录: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教师成长的第一生产力。——陈静
在见陈静之前,就听说她集省优秀教师、省优秀少先队中队辅导员、省基础教育小学语文教学资源建设专家、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评审专家、湘潭市中小学名校长工作室成员等荣誉于一身,她负责管理的区属小学获得了一个又一个国家级称号。这让我们特别好奇,这位岳塘区育才教育集团的校长是怎样的人?她的教育生涯里有过哪些故事?近日,我们采访了陈静。
将挫折转化为成长的动力
1990年,陈静从湘乡师范毕业,被分配到竹埠学校。6年之后,她被调到岳塘区育才学校,这成为她教育事业的新起点。从班主任到教导主任、副校长,再到书记、校长,陈静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完成了一次又一次角色的转变。
然而,事业也并不像年轮更替般顺利。陈静刚调到育才学校时,信心十足地参加了岳塘区的赛课,然而结果并没有达到她的预期。以前总是稳拿所参加赛事第一名的她,从心底里无法接受这个结果,她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教学能力。育才学校时任校长刘新艳和教导主任彭桂芝发现这一情况后,不断安慰和开导她,并传授她提高教学水平的方法。陈静终于重拾信心,刻苦钻研教学,能力迅速提升。随后,湘潭市优秀班主任、湘潭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等称号被她逐一收入囊中。
“困难和挫折最锻炼人。”陈静回想这段经历时,意味深长地说。
当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当老师要当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陈静不仅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陈静抓住低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心理特点,提出表现好可听故事的奖励,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陈静很快成为了学生愿意与之交心的朋友。
2004年,陈静升任教导主任,这理应是件值得庆贺的事情,但学生们却流露出难过的情绪,甚至还有学生眼里闪着泪光。“老师您不会给我们上课了,我们舍不得您。”学生们啜泣着道出原因。那一刻,陈静心中百感交集,暗自许下承诺: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要陪伴他们到毕业。她说到做到,在之后的两年里,她身兼数职,既要完成行政工作,又要当班主任,还要负责语文教学。即使后来担任校长了,她仍然坚持教学。
陈静的付出收获了学生的喜爱,常有毕业很久的学生回学校来看她,并在结婚、生子等人生重要场合,邀请她出席。还有当年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孩子在毕业后给她发来信息,感谢她当年不抛弃不放弃,免费给他开“小灶”,让他收获了另一种温情。
“这些事让我觉得特别有成就感,很幸福。”陈静说。
把教育科研作为第一生产力
陈静为孩子的健康成长默默付出的同时,学校管理也没落下。她把教育科研作为学校发展、教师成长的第一生产力,带领学校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工作。
开展教育科研首先要定课题,在这方面,陈静有自己的一套体系,即以教育教学中出现的某个问题为落脚点,把解决问题和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为研究对象。
课题解决了,怎样保证教师爱上教育科研、潜心教育科研呢?为此,陈静带领团队制定了一系列与教育科研相适用的管理制度,如“课题立项制度”“课题评价制度”“个案形成制度”“科研经费保障制度”“科研成果奖励(激励)制度”等20多个教育科研制度,让学校各级教育科研的计划管理、组织管理、学术管理、成果管理和经费管理有章可循。
近3年,陈静带领全体育才人,克服硬件条件、生源质量和地理位置不优越的因素,引领学校快速发展,学校收获了“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推广示范单位”等诸多荣誉。她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激疑思辨,分层精练”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是湘潭市基础教育界的首个国家级规划课题。
“教育需要静下心来,需要坚守。”因为热爱教育、热爱学生,陈静恪守教育之道,引领学校向高层次发展,把教育变成了看得见的美好。